[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混凝土电通量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1958.8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奇;齐伟光;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表面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混凝土 通量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检测、试验用混凝土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混凝土电通量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凝土的电通量大小反映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高低,可以快速评价混凝土的渗透性高低,在《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例》、《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等标准均将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作为评价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依据。测混凝土电通量用试块通常是混凝土通过钻芯取样,再用切割机切成一定厚度,最后经打磨机磨平制得,这种通过钻芯取样制得的试块虽然能够较好地反映施工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但是,所需仪器设备较多,钻芯机、切割机操作复杂且噪音较大,在实验室中不易实现。
中国专利CN2319482Y公开了一种用做混凝土试块的模具,其由一个底面和四个竖面组成的立方体结构,加工得到的混凝土试块为立方体结构,这种结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该模具只能用做制备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块用,而不能加工用于混凝土的渗透性能的测试的混凝土试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型方便,能用于用于测量混凝土电通量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底模,底模上设有侧模,侧模区域内的底模上设有充气脱模孔,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侧模为圆柱体侧模。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圆柱体侧模的外壁与底模之间设有加强筋。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充气脱模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模的宽度应大于圆柱体侧模的外径。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圆柱体侧模的高应大于相应的试验标准要求的混凝土试块尺寸2-10mm。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模区域内的底模上和所述侧模的内壁涂脱模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利用模具成型混凝土试块,省去了混凝土钻芯取样机、混凝土切割机,简化了试块的制备过程;
2、模具轻巧,成型方便,较大程度地减小了试验工作量;
3、通过底部的锥形充气脱模孔向底部充入压缩空气和通过在侧模区域内的底模上和所述侧模的内壁涂脱模剂,使脱模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底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柱体侧模、2-底模、3-充气脱模孔、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测量混凝土电通量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模具,它包括底模2,底模上设有圆柱体侧模1,圆柱体侧模的外壁与底模之间设有6个加强筋4,当然也可以其它的数目,当圆柱体侧模1与底模2结合牢固时,加强筋4可以省略。圆柱体侧模区域内的底模2上设有外大内小的锥形充气脱模孔3,其设在底模2的中心处。一般来说所述的底模的宽度应大于圆柱体侧模的外径,底模2的形状不限。其中,圆柱体侧模1的内径根据相应的试验标准要求的试块尺寸设计,圆柱体侧模1的高应大于相应的试验标准要求的混凝土试块尺寸2-10mm,供试块磨平用。使用时先在侧模区域内的底模上和所述侧模的内壁涂脱模剂。整个模具可以由工程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混凝土试块一般包括如下使用步骤:
1、将模具内外壁涂脱模剂;
2、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注到模具内,振动成型;
3、当混凝土硬化后,将压缩空气从模具底部的充气脱模孔注入,模具因气压而上升,试块脱出;
4、用打磨机将试块上下表面磨平至实验标准要求厚度,即制得测混凝土电通量用的混凝土试块。
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它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表面工程研究中心,未经宁波表面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