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糠醛无酸连续自动化水解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3161.1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柏绪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48 | 分类号: | C07D307/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糠醛 连续 自动化 水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糠醛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糠醛无酸连续自动化水解系统。
背景技术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它有呋喃环上的两个双键和一个醛基,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使其发生氧化、氢化、氯化、硝化及缩合等反应,生成很多化工产品,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糠醛是以富含戊聚糖的植物纤维,如玉米芯、甘蔗渣、稻草、玉米秸、棉子壳、稻壳等为原料生产的,其原理为植物纤维中戊聚糖首先被水解成戊糖,然后戊糖脱水生成糠醛。
传统生产糠醛的方法为采用一个水解釜进行水解反应,加入外加酸作为催化剂,间歇生产的方法,该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
1、仅采用一个水解反应釜进行反应,容易使原料反应不完全,糠醛收率低,综合利用率低。
2、加入外加酸作为催化剂需要在高温下拌入酸水溶液,即使是高度耐腐蚀的合金钢也会发生严重的腐蚀,且生产成本较高。
3、间歇生产法蒸汽消耗量大,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渣难以及时处理,不利于提高生产率和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糠醛无酸连续自动化水解系统,该系统具有无外加酸、连续水解、糠醛产率高和废水废渣得到及时处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糠醛无酸连续自动化水解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料单元、水解单元和残渣处理单元,所述残渣处理单元包括固液分离单元和原液贮槽,水解单元与固液分离单元之间设有二次蒸汽发生器;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给料机和自动控制进料系统,水解单元包括连续水解反应釜,固液分离单元包括糠醛渣分离器、自蒸发器、旋液分离器、传送带和旋转出渣器;所述连续水解反应釜的排渣口与糠醛渣分离器相连接,醛汽出口依次连接二次蒸汽发生器、自蒸发器和旋液分离器;旋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下方设有旋转出渣器,糠醛渣分离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末端通到旋转出渣器处;旋转出渣器的下方设有原液贮槽,旋液分离器的排汽口处设有通入原液贮槽的管道。
所述的给料机为螺旋给料机。
所述自动控制进料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液压闸板阀,所述液压闸板阀安装在所述连续水解反应釜的进料通道上。
所述连续水解反应釜上设有自动控制排渣系统,所述的自动控制排渣系统包括安装在其筒体侧壁上的两个传感器和安装在其排渣口处的排渣电动阀,所述的两个传感器由上到下并列设置,两个传感器均与排渣电动阀相连接。
所述糠醛渣分离器的顶端设有醛汽冷凝器。
所述的自蒸发器上设有自蒸发器控制系统,所述自蒸发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自蒸发器筒体侧壁上的传感器和安装在自蒸发器水解液出口处的电动阀,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动阀相连接。
所述的旋液分离器上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旋液分离器筒体侧壁上的传感器和安装在旋液分离器出液口处的电动阀,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动阀相连接。
所述旋液分离器的排汽口处通往所述原液贮槽的管道上设有冷凝器。
所述自蒸发器的蒸汽出口处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冷凝器。
所述的旋转出渣器为带有细密网孔的运输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二次蒸汽发生器,含醛蒸汽经二次蒸汽发生器,热能得到合理利用,降低残渣内的含醛量,提高水解糠醛的收率。
2、在连续水解反应釜内,蒸汽的输入量相对较平稳恒定,可以采用“自生酸催化水解”的方法,无外加酸,催化剂为原料水解自身产生的乙酸、甲酸以及少量其他羧酸,无外加酸大大降低了腐蚀性和生产成本。
3、连续水解实现了连续进料和连续排渣,随进随出,残渣易处理,无需建造庞大的料仓,减小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4、设有残渣处理单元,废水废液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回收,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料机,2自动控制进料系统,3连续水解反应釜,4高压蒸汽进口,5自动控制排渣系统,6糠醛渣分离器,7醛汽冷凝器,8传送带,9二次蒸汽发生器,10自蒸发器,11自蒸发器控制系统,12旋液分离器,13自动控制系统,14旋转出渣器,15冷凝器,16原液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PA酯化瓶级聚酯生产设备
- 下一篇:光纤预制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