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起重机支重轮的润滑与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3451.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车友山;沈德峰;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5 | 分类号: | B62D55/15;B62D55/092;F16J15/32;F16N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起重机 支重轮 润滑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支重轮的润滑与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中小型履带起重机的支重轮一般采用浮式密封环的润滑密封结构。大型履带起重机支重轮的销轴是直接穿在两块履带架腹板之间,由于没有安装浮式密封环轴向压缩的位移量,无法设置浮式密封环。该部位可以利用的尺寸很小,采用窄小的唇型密封或O型密封,难以实现补偿销轴与轴套之间较大的径向间隙串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支重轮的润滑与密封结构,解决补偿销轴与轴套之间较大的径向间隙串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履带式起重机支重轮的润滑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油孔、油槽和弹簧蓄能密封环构成,油孔、油槽和弹簧蓄能密封环内充满润滑脂;所述的油孔包括纵向油孔和横向油孔,均设在支重轮的销轴内;其中纵向油孔由销轴的一侧延伸至销轴内部,所述的油槽设在支重轮轴套与销轴之间,纵向油孔与油槽之间通过横向油孔导通;所述的弹簧蓄能密封环设在支重轮销轴与止推板之间,所述止推板的内圆设有与弹簧蓄能密封环相匹配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弹簧蓄能密封环的唇口相接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纵向油孔沿销轴的轴线设置,延伸至销轴中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弹簧蓄能密封环包括一个聚四氟乙烯密封环,聚四氟乙烯密封环内设有不锈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原支重轮内设有销轴,支重轮与销轴之间设有轴套和止推板。本实用新型在销轴中设有串通的纵向油孔、横向油孔和油槽,止推板的内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装有弹簧蓄能密封环;弹簧蓄能密封环和销轴配合,弹簧蓄能密封环的唇口朝外安装。
电动润滑脂泵的出油口通过分油器和管道与纵向油孔连接输送润滑脂,润滑脂经纵向油孔、横向油孔、油槽对销轴和轴套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脂通过弹簧蓄能密封环的唇口挤出,润滑止推板,同时防止外界的泥浆进入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弹簧蓄能密封环对于销轴和轴套磨损后间隙造成的径向晃动有较强的补偿能力,通过从销轴侧面打孔输入润滑脂能够对支重轮内部构件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弹簧蓄能密封环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弹簧蓄能密封环处的局部放大图,支重轮8内设有销轴11,支重轮8与销轴11之间设有轴套7和止推板9。本实用新型由纵向油孔4、横向油孔5、油槽6和弹簧蓄能密封环10构成,纵向油孔4、横向油孔5、油槽6和弹簧蓄能密封环10内充满润滑脂;纵向油孔4和横向油孔5均设在销轴11内;其中纵向油孔4由销轴11的一侧延伸至销轴11内部,所述的油槽6设在支重轮的轴套7与销轴11之间,纵向油孔4与油槽6之间通过横向油孔5导通;所述的弹簧蓄能密封环10设在销轴11与止推板9之间,所述止推板9的内圆设有与弹簧蓄能密封环10相匹配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弹簧蓄能密封环10的唇口相接触。弹簧蓄能密封环10包括一个聚四氟乙烯密封环,聚四氟乙烯密封环内设有不锈钢弹簧。
电动润滑脂泵1将润滑脂通过分油器2和管道3将润滑脂输送到纵向油孔4,润滑脂通过纵向油孔4、横向油孔5和油槽6对支重轮销轴11和轴套7的接触面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脂通过弹簧蓄能密封环10的唇口挤出,润滑止推板9,同时防止外界的泥浆进入轴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