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口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4294.0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华;刘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华;刘亦军 |
主分类号: | B65D41/32 | 分类号: | B65D4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盛装液体产品容器的外盖,尤其是是一种封口盖。
背景技术
盛装液体产品的容器包装有很多种,例如:桶装、罐装或瓶装,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液体产品在仓储、运输及销售环节中的质量、重量不受损失,采用内盖加外封口盖的密封结构,该结构尽管解决了液体产品容器包装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在容器上加装封口盖的包装方式,在封装和打开封口盖时必须借助于工具,尤其是采用金属材料的封口盖,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极易对肢体造成伤害,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封口盖,它适用于对各种材质的容器密封,封装和开启时无需借助工具,不会对肢体造成伤害,具有结构简单,密闭性好,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口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盖体及拉手,所述盖体由圆片形的盖顶与圆柱筒状的盖边组合而成,盖边的内圈上沿圆周设有两圈凹痕及一圈凸棱,盖边沿口设有喇叭口,拉手为片状,其一端设有凸起的连接块、中部设有凸起的接点;所述拉手设于盖边的外圈,拉手的连接块与接点位于两圈凹痕之间分别与盖边的外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封口盖,它适用于对各种材质的容器密封,封装和开启时无需借助工具,不会对肢体造成伤害,具有结构简单,密闭性好,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盖体1及拉手2,所述盖体1由圆片形的盖顶与圆柱筒状的盖边组合而成,盖边的内圈上沿圆周设有两圈凹痕11及一圈凸棱12,盖边沿口设有喇叭口13,拉手2为片状,其一端设有凸起的连接块21、中部设有凸起的接点22;所述拉手2设于盖边的外圈,拉手2的连接块21与接点22位于两圈凹痕11之间分别与盖边的外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参阅图1、图2,盖体与容器的盖合:将本盖体1的喇叭口13朝下,置于欲封装的容器口上,在盖体1的顶部施加向下的压力,经喇叭口13导向,使盖边的凸棱12逐步压入容器的瓶颈,并在容器瓶颈的外形作用下先扩张再收缩,完成盖体1与容器的盖合并密封;
打开容器的外盖体:用手捏紧拉手2的非连接端,向离开圆心的方向施力,将拉手2与盖边外圈连接的接点22拉断,继续朝着拉手2设有连接块21的方向沿盖体1的圆周施力,在连接块21的作用下将盖边内圈上沿圆周设置的两圈凹痕11撕裂,并使撕裂的盖边沿圆周逐步与盖体1脱离,使盖体1上圆片形的盖顶与圆柱筒状的盖边分离,从而实现将容器的外盖体打开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华;刘亦军,未经刘兴华;刘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