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737.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严琪波;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57/04 | 分类号: | B65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输送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缝纫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碳/碳复合材料自动铺放-缝纫成型过程中,针对碳纤维铺放方向及角度的控制的装置有多种多样,但大多都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加工制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碳/碳复合材料自动铺放-缝纫成型过程中,针对碳纤维铺放方向及角度的控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在缝纫机构端部的基准板,所述基准板上装有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由同步带连接的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所述主同步带轮连接有同步带驱动电机,所述从同步带轮的回转中心线与缝纫针的轴心线重合;
所述从同步带轮的下端面的一侧装有摆角机构,所述摆角机构连接有摆角驱动气缸,所述摆角机构的下端固定有碳纤维纱线的输送槽装置,所述输送槽装置内设有碳纤维输送槽。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由于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和摆角机构,根据同步带传动原理及旋转气缸传动原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输送进行角度与方向控制,结构设计精巧、成本低、制造方便,可以解决碳/碳复合材料自动铺放-缝纫成型过程中,针对碳纤维铺放方向及角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缝纫的碳纤维干纱条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连接在缝纫机构端部的基准板,所述基准板上装有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由同步带连接的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所述主同步带轮连接有同步带驱动电机,所述从同步带轮的回转中心线与缝纫针的轴心线重合;
所述从同步带轮的下端面的一侧装有摆角机构,所述摆角机构连接有摆角驱动气缸,所述摆角机构的下端固定有碳纤维纱线的输送槽装置,所述输送槽装置内设有碳纤维输送槽。
所述摆角机构的摆动中心线可以与所述从同步带轮的回转中心线垂直,也可以选择其它的角度。
所述输送槽装置的前端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角度可以为45°,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其它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根据同步带传动原理及旋转气缸传动原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输送进行角度与方向控制,主要用于碳/碳复合材料自动铺放-缝纫机构中。装置结构设计较为精巧,成本较低,制造方便,可以解决碳/碳复合材料自动铺放-缝纫成型过程中,针对碳纤维铺放方向及角度的控制。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缝纫机构的端部1的安装定位是以缝纫针4为中心旋转基准安装,连接部件2连接缝纫端部1与输送导向装置的基准板8,在基准板8上装有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同步带轮7与从同步带轮3)与同步带驱动电机9,主同步带轮7带动从同步带轮3绕着缝纫针4中心转动,可实现对纤维导向的方向精确控制。在从同步带轮3的下端,安装连接了摆角机构6及摆角驱动气缸5,摆角机构6通过与摆角气缸5直连实现对纤维输送的摆动控制实现左右摆动的功能,在摆角机构6的最下端,固联着碳纤维纱线的输送槽装置10。
如图2所示,输送槽装置10内开有输送槽11,输送槽装置10的前端可以设一定角度的坡口(如45°坡口),将碳纤维穿过输送槽11即可实现对其角度方向及摆动控制。
如图3所示,摆动控制可使碳纤维干纱条12在缝纫时左右移动,这样可让缝纫丝线13缝在碳纤维干纱条12的左右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电梯召唤装置
- 下一篇:阀控排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