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签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5028.X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照勤;徐晶晶;张大成;钱钧;胡洁;向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照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8/04;H04B5/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签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领域,更具体地,是对无线通讯设备进行位置定位并提供签到服务的自动签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博客、微博的兴起,基于SNS的自动签到网站也纷纷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想要表达、想要分享的需求。用户可通过安装签到软件实现地点签到,实现的原理是手机安装客户端软件后,通过手机自带GPS功能对用户进行位置定位,然后客户端软件列出用户附近的商家或地点信息,用户点击某信息后可以对该地点进行签到,用户、地点、签到信息等数据会通过手机端GPRS网络上传到签到网站的服务器进行解析,并实时呈现在客户端软件上。
基于地点签到的应用有很多,例如:使好友即时获知用户当前所处位置,并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对地点进行评论、撰写攻略分享给其他用户;获取商家积分及勋章;如在某个地点签到次数超出一定数量时,还有机会成为地主等。这些应用有趣、实用且贴近生活,但真正使用的用户却不多,主要原因是使用签到软件进行地点签到有以下两点限制:
1、安装签到客户端软件需较高级的智能手机,如iphone、android等系统的智能手机,但此类手机较为昂贵,所以使用者的比例很低。
2、普通手机同样可以实现签到功能,但需要上网登陆网站去实现签到功能,网速较慢和需要流量是大多用户都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蓝牙(Bluetooth)是一种在短距离局域网上使得具有蓝牙模块的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的优点,现在的手机普遍安装了蓝牙无线通信硬件模块,可以让手机通过蓝牙来进行简单的无线数据传输。如图1所示,是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10的简化示意图,其包括手机控制端元12以及在手机控制单元控制下和外部蓝牙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蓝牙模块14。现在的蓝牙设备主要提供单一功能,比如蓝牙模块、蓝牙耳机、蓝牙GPS导航系统等,但不具备针对蓝牙搜索或者基于手机软件的签到服务。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签到系统,其能够结合现有移动设备的蓝牙功能,来提供自动签到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结合手机中的蓝牙功能,提供一种可便捷地进行签到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签到系统用于为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提供签到服务,其中所述手机包括手机端控制单元以及与该手机端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第一蓝牙模块,该自动签到系统包括嵌入式基站、与该嵌入式基站相通信的外网服务器以及与该外网服务器相连接的数据库,其中所述嵌入式基站包括:
第二蓝牙模块,其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基站端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相连接;
网络接口单元,其与所述基站端控制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站端控制单元包括:
微处理器,其通过一串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相连接;
存储器,其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以太网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以及所述网络接口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站端控制单元还包括为该基站端控制单元供电的电源接口。
优选地,所述外网服务器内设置有用于呈现签到的签到网站。
优选地,所述外网服务器内设置有服务器监控单元。
优选地,所述网络接口单元为RJ45以太网接口、GPRS网络接口或WIFI网络接口。
优选地,所述电源接口为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为闪速存储器。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为CP220x。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签到系统,可使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便捷迅速地实现对签到网站的签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的手机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签到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为图2中基站端控制单元的组成框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签到系统进行自动签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签到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照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照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