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投切电容器的多功能在线电能质量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5790.8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高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314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投切 电容器 多功能 在线 电能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投切电容器的多功能在线电能质量检测装置,主要是在线实时监测电能质量,并通过投切电容器来改善电能质量。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一些新型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线电能质量仪表(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在线电能质量仪表(装置),一般都只具备对电能质量的检测、记录、通讯等功能;而对于电力用户来说,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跟电机传动设备,这就需要他们除了知道自己用电以及电能质量情况外,还需要保证自己的电能质量达标,以免除电力企业的处罚。这样就使得大多数企业除了一套电能质量仪表外,另外配置无功补偿控制装置,来改善电能质量。这样就增加了设备的安装复杂性,以及设备的投资费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通用的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投切电容器的多功能电能质量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投切电容器的多功能在线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接收现场电压电流信号的数据采集分析模块,以及与数据采集分析模块连接的人机接口通讯模块,还包括与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相连的用于控制电容器投切的数字量输出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包括模数转换芯片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电压电流信号通过模数转换芯片输入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分别与人机接口通讯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人机接口通讯模块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还与液晶屏驱动、数码管按键驱动、USB接口、RS485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连接。
有益效果:用户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直观了解电网的动态电能质量,也可以利用本装置的数字输出模块直接驱动交流接触器,实现电容器组的投切,省却了另外再购无功控制器的麻烦;通过本装置提供的通信接口,还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远距离传送。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据采集分析模块1、人机接口通讯模块2和数字量输出模块3。
数据采集分析模块1包括模数转换芯片11和数字信号处理器12,模数转换芯片11的输入端与现场电压电流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模数转换芯片11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12的一号端口连接。模数转换芯片11采用AD676芯片,信号处理器12采用TMS320C32高性能32位数字处理器。
人机接口通讯模块2包括与数字信号处理器12的二号端口连接的微处理器21,微处理器21还与液晶屏驱动22、数码管按键驱动23、USB接口24、RS485接口25和以太网接口26连接。微处理器21采用16位微处理器PIC24FJ256GB108,液晶屏驱动22采用SSD1906驱动,数码管按键驱动23采用ZLG7289驱动,RS485接口25采用接口MAX485驱动,以太网接口26采用ENC28J60接口。
数字量输出模块3采用的板卡结构,包括光耦隔离电路(TLP127),继电器输出电路;其中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12的三号端口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出触点与电容器组中的交流接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现场的电压、电流模拟量信号经数据采集分析模块1的模数转换芯片11采样后,变换成能由数字信号处理器12处理的数字量,由数字信号处理器12计算分析用户的电能质量,根据结果控制数字量输出模块3,以驱动电容器组中的交流接触器,投切现场电容器,以达到改善电能质量的目的;同时将电能质量数据发送给人机接口通讯模块2。
人机接口模块2根据数据采集分析模块1的传送过来的数据,由微处理器21进行分析处理,然后用液晶显示屏实时的显示现场各项电能质量参数,并根据需要,将电能质量数据打包,有通讯接口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并保存在USB中,以备离线分析。
该实用新型装置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变电所、配电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高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高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性印刷电路板弹片自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车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