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6142.4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花;覃胜先;许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桂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02 | 分类号: | C25B11/02;C25B11/10;C25B1/21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二氧化锰 生产 大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特别是一种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过程的电解工序中,需要使用电极进行电解。单支钛合金电极规格为长84×宽1.5×高1200mm,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使用的电极,是单独用螺杆将单支钛合金电极分别固定在铁承重梁上。这种电极的缺点是:①触点多,导电差,操作繁锁;②导电铜排和螺杆容易被腐蚀,影响产品质量;③电极发生变形后,难以矫正,装槽难度大,而且容易导致两极相碰短路,烧毁电极;④只能用于小槽生产,每排11支或14支,每槽33排或35排,相同产能所需电解槽数多,劳动强度大,不便于自动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相同产能所需电解槽数少,便于自动化操作和对产品质量无影响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包括铝承重梁、加强钛条、U型导电铜、上层连接钛条、N支上层钛合金电极、M支下层钛合金电极和下层连接钛条,所述的U型导电铜固定在铝承重梁上,N支上层钛合金电极底端与U型导电铜连接,顶端与上层连接钛条连接,上层连接钛条两端分别与U型导电铜连接,加强钛条连接在上层连接钛条与铝承重梁之间,所述的M支下层钛合金电极顶端与U型导电铜连接,底端与下层连接钛条连接,所述的N=19~21的整数,M=18~20的整数。
该大型电极的长L×宽d×高h为:1590~1770mm×1.5 mm×2150 mm。
所述的N=20,M=19,该大型电极的长L×宽d×高h为:1680mm×1.5 mm×2150 mm。
本实用新型之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将单支钛合金电极分上下层经过氩弧焊接分别与U型导电铜和钛条连接,组合成大型电极。该大型电极的长L×宽d×高h为:1590~1770mm×1.5 mm×2150 mm,每槽14块,即可用于大槽生产,电解相同产能所需电解槽数少,便于自动化操作,操作时整槽吊装。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铝梁作为该大型电极的承重梁,在酸雾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氧化保护膜,不易被腐蚀,保证了电极的质量,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②该大型电极的上下层钛合金电极采用钛条边接,导电性能好;③该大型电极操作时是采用吊框整槽吊装,操作简便,不需要人工搬运安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④电极通过加强钛条与承重梁连接,大型电极的上下层钛合金电极部分全部浸泡在电解液下面,电解液流动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现有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钛合金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铝承重梁,2-加强钛条,3-U型导电铜,4-上层连接钛条,5-上层钛合金电极,6-下层钛合金电极,7-下层连接钛条。
图3中:8-铁承重梁,9-螺杆,10-导电铜排,11-钛合金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用大型电极(参见图1~图2),包括铝承重梁1、加强钛条2、U型导电铜3、上层连接钛条4、N支上层钛合金电极5、M支下层钛合金电极6和下层连接钛条7,所述的U型导电铜3固定在铝承重梁1上,N支上层钛合金电极5底端与U型导电铜连接,顶端与上层连接钛条4连接,上层连接钛条4两端分别与U型导电铜3连接,加强钛条2连接在上层连接钛条4与铝承重梁1之间,所述的M支下层钛合金电极6顶端与U型导电铜连接,底端与下层连接钛条7连接,所述的N=20,M=19,该大型电极的长L×宽d×高h为:1680mm×1.5 mm×2150 mm。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上层钛合金电极的数量N和下层钛合金电极的数量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一般N=19~21的整数,M=18~20的整数,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尺寸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般本实用新型的长L×宽d×高h为:1590~1770mm×1.5 mm×215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桂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桂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6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着色的导电装置
- 下一篇:卧式感应熔涂熔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