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隔爆型断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7508.X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山;权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智能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隔爆型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的防爆型的断电器。
背景技术
煤矿矿井下的施工作业环境危险,主要危险来源于 透水、塌方、有害气体、甲烷爆炸等环境灾害,其中以甲烷爆炸最为危险。随着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机械摩擦、冲击引燃甲烷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国家针对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
关于电气设备的防爆形式划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性、正压型等,其中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当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 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 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其中本安型防爆型式是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在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
本质安全型是从限制电路中的能量入手,通过可靠的控制电路参数将潜在的火花能量降低到可点燃规定的气体混合物能量以下,导线及元件表面发热温度限制在规定的气体混合物的点燃温度之下。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电路产生的火花和达到的温度都不会引燃爆炸性混合物。本安型电路一般在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小的工作电流下工作,电路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以减少电路中的储能,因此工作电路需要经过细致的设计和制作。
目前,有些隔爆设备的壳体采用铸铝或铸铁结构,但是由于其材质特性决定了其外表面在受到冲击时存在易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因此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的安全隐患,并且制造成本偏高。
矿用断电器主要在煤矿井下具有爆炸性甲烷气体的环境中,用于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磁力起动器的控制设备,当甲烷浓度超限时实现系统及时断电的功能。但是目前断电器在发出断电指令后,磁力起动器是否完成跟随动作,监控中心无法判断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壳底与壳法兰焊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焊缝,气孔或砂眼等缺陷,提供了一种防爆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包括隔爆外壳和电路机芯,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壳体由壳底和壳法兰组成,壳体与壳盖通过壳法兰连接,其中:六个螺栓通孔在壳法兰上均匀分布,其中两个通孔的圆心位于联通节通孔的轴线方向上。
六个螺栓通孔的圆心位于与壳法兰同心且直径介于壳法兰内周直径与外周直径间的同一圆周上。
三个联通节通孔6位于壳体的壳壁上,三个联通节通孔6以壳体轴线为圆心,两侧通孔圆心与中间通孔圆心各相距壳壁周长的十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成型形成壳体,一次成型使用冷拉压制方式,使用冷拉压制工艺可以对Q235钢的强度有所增加,避免焊接缺陷,在壳体重量相当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壳体防爆能力。
选用Q235钢板作为壳体材料,Q235钢具有中等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成型。
钢材和加工工艺的选用有利于提高外壳强度、降低造价,减轻重量,有利于适应多种放置环境,壳盖与壳体通过螺栓紧密连接,隔爆型外壳能够满足密闭、耐压的技术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隔爆型断电器的电路机芯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SSR、电源DF、和分站触点C、分站触点D,电源DF正极经稳压器IC2与继电器SSR输入端连接,稳压器IC2与继电器间连接二极管D1,分站触点D与电源DF负极连接,分站触点C与继电器SSR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隔爆型断电器的电路机芯包括漏电闭锁检测电路,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LH、电源DF、检测点A、检测点B、运算放大器IC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流互感器LH与电容C3,电流互感器LH正极串联电阻R4后接入运算放大器IC1输入端2,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阻R1与电源DF正极连接后分别接入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入端3和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入端5,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1接入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入端6,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1串联电阻R6后连接检测点A,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7串联电阻R7后连接检测点B,监测点A与检测点B之间分别并联二极管D2、二极管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智能电器厂,未经淮南市智能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瓶的瓶盖
- 下一篇:一种杯装饮料便携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