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613.3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锋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海彬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置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置放结构,特别是指将多个电子设备整齐固设于其内的一种电子设备置放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3C产品的普及,同时使用多种电子设备时,其所配置的排线往往整理不易,所以容易导致环境呈现杂乱无章。
若是以收纳结构收纳该些电子设备,时常组装不易或是电子设备的尺寸无法容设于限制其规格的收纳结构内,又或是无法妥善灵活利用收纳结构的容置空间,故使用缺乏便利性,藉此,可能会有该些电子设备排线过于凌乱以致该些电子设备概观呈现杂乱无序、组装不易、收纳结构的容置空间其摆置灵活度过低等问题。
缘是,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用以解决当使用多个电子设备(如网络分享器、变压插座等)时,其排线收纳整理不易,导致该些电子设备概观呈现杂乱无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置放结构,以容纳至少一电子设备,置放结构包括一容纳本体、至少一上固定片及至少一间隔组件,容纳本体具有一置放架及一底座,置放架具有一上固定板、一下固定板及两连接板,上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固接板,两固接板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下固定板的两侧面,两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以围绕形成一置放空间。上固定片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一延伸部,延伸部设有至少一缺口,上固定片固接于电子设备上,其中电子设备固接于置放空间内。间隔组件位于电子设备的一侧且装设于置放空间内,用以区隔相邻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实施例,相较于上述的实施例,改良在于两连接板分别设有至少一滑道,上固定板可滑动地改变相对于下固定板的位置,上固定板的一侧固接于滑道,藉此,具有针对电子设备的高度,可活动调整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相对位置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实施例,相较于上述的实施例,改良在于置放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固公座、至少一第二卡固公座、至少一第一卡固母座及至少一第二卡固母座,第一卡固公座及第二卡固公座分别固设于电子设备的上下两面。第一卡固母座及第二卡固母座分别位于上固定板的底面及下固定板的顶面,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卡固母座及第二卡固母座之间,藉此,可利用卡固非螺锁的固定方式设于置放空间内,并且设计一电子设备与置放架之间的滑移结构,让电子设备于置放空间内进行位移的动作,可使电子设备进一步任意改变其在容置空间内的位置。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置放结构,藉由容纳本体及间隔组件,组构成一容设电子设备的置放结构,具有有效整理收纳该些电子设备的排线,防止其排线过于凌乱或是该些电子设备概观呈现杂乱无序等益处。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再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置放结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容纳本体
11置放架
111上固定板
1111第一固定孔
1112凹槽
1113第二固定孔
1114上凸块
1115第一滑道
112下固定板
1121定位孔
1122第三固定孔
1123第四固定孔
1124槽洞
1125下凸块
1126第二滑道
113连接板
1131滑道
12底座
121固接板
2上固定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锋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锋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