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化厂入炉煤破碎用高效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8014.3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玖文;任加新;潘清霞;焦玉雪;毕经生;刘剑;耿俊峰;杨逢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厂 入炉煤 破碎 高效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厂用除尘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焦化厂入炉煤破碎用高效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厂是煤化工企业,在入炉煤进行破碎运输过程中使用除尘装置进行除尘,传统的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台破碎机1、进料管2、主吸尘管3、皮带运送室4和吸尘罩5,两台破碎机1分别与相应的进料管2相连接,其出料管分别与皮带运送室4相连接,皮带运送室4上设有皮带罩,以防止粉尘外泄,在皮带运送室4的一端设有吸尘罩5,吸尘罩5与主吸尘管3相连接,这样在破碎机1对入炉煤进行破碎时,产生的粉尘与煤粉物料一同进入皮带运送室4,通过皮带输送出去,在皮带运送室4内的粉尘通过吸尘罩5、主吸尘管3排出,其不足之处在于:在运行过程中,两台破碎机1是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的,高速旋转的破碎机1锤头会产生很大的气流,大量粉尘在空气中漂浮,大部分粉尘会通过除尘风机的主吸尘管3进入袋式除尘器,在此过程中,其中一部分粉尘在主吸尘管3中沉积,容易堵塞主吸尘管3,影响除尘效果,而另一部分粉尘会冲出皮带罩,粉尘外逸既恶化了皮带廊的操作环境,也对周边的大气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清理吸尘管道,而达到除尘效果良好的焦化厂入炉煤破碎用高效除尘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焦化厂入炉煤破 碎用高效除尘装置,包括两台破碎机、进料管、主吸尘管、皮带运送室和吸尘罩,两台破碎机分别与相应的进料管相连接,其出料管分别与皮带运送室相连接,皮带运送室上设有皮带罩,吸尘罩与主吸尘管相连接,在皮带运送室上设有吸尘罩,其特征在于: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进料管相连接,在主吸尘管上设有吸尘分管,吸尘分管与副吸尘罩相连接,副吸尘罩设在皮带运送室上。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吸尘罩设在皮带运送室的中部,所述的副吸尘罩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在吸尘罩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除尘装置相比,整个破碎除尘系统内形成了均衡的压力,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压力,所以吸尘管内的粉尘堵塞情况大大减少了,粉尘外逸也明显降低了,从而净化了皮带廊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破碎机;2、进料管;3、主吸尘管;4、皮带运送室;5、吸尘罩;6、吸尘分管;7、副吸尘罩;8、循环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焦化厂入炉煤破碎用高效除尘装置,包括两台破碎机1、进料管2、主吸尘管3、皮带运送室4和吸尘罩5,两台破碎机1分别与相应的进料管2相连接,其出料管分别与皮带运送室4相连接,皮带运送室4上设有皮带罩,以防止粉尘外泄,吸尘罩5与主吸尘管3相连接,在皮带运送室4上设有吸尘罩5,其特征在于:循环风道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进料管2相连接,在主吸尘管3上设有吸尘分管6,吸尘分管6与副吸尘罩7相连接, 副吸尘罩7设在皮带运送室4上,通过吸尘罩5和副吸尘罩7同时吸除皮带运送室4的粉尘,这样除尘更加彻底干净。
所述的吸尘罩5设在皮带运送室4的中部,所述的副吸尘罩7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在吸尘罩5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两台破碎机1的进料管2的中部设有循环风道8,使高速旋转的锤头产生的气流在两台破碎机(一开一备)内形成循环风,使破碎机1除尘风罩内压力相对平衡;同时运转的破碎机1锤头产生强大的气流,气流从破碎机1大部分进入皮带运送室4,一部分进入循环风道8,进入另一台破碎机1,最后进入皮带运送室4,形成循环风,而增设的两个副吸尘罩7,与吸尘罩5一起均衡了皮带运送室4内的压力,致使从皮带运送室4内向外的压力也随之减小,杜绝了粉尘外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疏浚绞刀
- 下一篇:消防气压稳压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