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包装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8667.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风飞;费子林;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1/06 | 分类号: | B65D71/06;B65D5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禹小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包装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包装方法和配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材包装方法是将管材成扎的捆绑在一起,每隔1米的地方用塑料带捆扎,将每根管材用管帽或者管塞封住端口,然后套进塑料包装袋或编织袋里面。
此种包装方法的缺陷在于,一方面,由人工点数确定管材的数量,容易出现多货或少货计数错误的现象,而且点数时间较长,包装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管帽套入管材,因为管帽材料较薄,容易变形,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管帽容易脱落,起不到防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包装效率且能有效保护管材的管材包装配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包装配件,用于包装一扎管材,包括截面形状相匹配的两个套筒和两个端封,所述端封为桶状结构,且其底部设有若干个与管材内径匹配的管塞,所述管塞与桶状的轴心平行。所述套筒和端封尺寸与一扎管材的尺寸相匹配,即套筒和端封的内径尺寸要略大于管材的最大外径尺寸,以便于安装。端封代替现有的管帽,省去了在管材上一个个插入管帽的繁琐步骤,另外,端封上的管塞塞入管材中,使得端封紧固在管材上,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的管帽容易脱落的问题,有效保护管材。
所述管材包装配件还包括与套筒和端封相匹配的卡件。便于卡装一批管材放入套筒内。
所述卡件、套筒和端封的截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各种正多边形或圆形等,但就目前市场需求来看,优选的,做成正六边形,即卡件为六棱卡件,套筒为六棱套筒,端封为六棱端封。
所述端封内径由底部到端口逐渐增大,并且其端口处设有倒角,所述管塞为锥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端封能很方便的套入管材端部,而管塞则很容易塞入管材内。
所述套筒和端封内表面沿轴线设置至少一个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优选为多个,所述圆弧槽的间距和弧度与管材直径匹配。管材置入圆弧槽,使得管材与套筒和端封的结合更加稳定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包装配件能快速实现管材包装,并且可以快速获知管材根数,相比于现有的管材包装方法,明显的提高了包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的卡件能有效的将管材围箍成扎,省去挨个点数管材的步骤。而套筒则有效固定管材,保证管材不易松动。利用端封来取代现有的管帽,省去了在一根根管材套上管帽的繁琐步骤,同时利用端封底部的管帽插入管材内,可有效紧固端封,保证端封不易脱落,解决了管帽容易脱落的问题,能有效保护管材和防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材包装成型示意图。
图2为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筒主视剖视图。
图4为套筒左视图。
图5为端封主视剖视图。
图6为端封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管材包装成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配件包括尺寸相匹配的六棱卡件、六棱套筒1和六棱端封2。
六棱卡件结构如图2所述,其由扳手41、正六边形框架42组成,正六边形框架42两侧通过转轴43连接。
六棱套筒1结构如图3和4所示,六棱套筒1的内径比被包装成扎管材3的最大外径略大,以方便套入管材3。六棱套筒1内表面的每面都轴向设置3个圆弧槽,如左视图所示,成花瓣状排列。圆弧槽的直径跟管材3直径相匹配。管材3置入该圆弧槽,可以使得套筒1与管材3更好的结合。该组包装配件可将管材3包装为19根一捆。
六棱端封2的结构如图5和6所示,为桶状结构,一端封住,另一端敞开。与六棱套筒1相匹配,六棱端封2内表面的每面都沿轴向设有3个圆弧槽。六棱端封2内径由底部到端口逐渐增大,且端口位置设有倒角,以方便套入管材3端部。另外,如主视剖视图所示,六棱端封2底部根据管材3堆砌的六棱形状,在相应位置设有三个与管材3内径匹配的管塞,管塞为锥状,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管塞可以方便的插入管材3内,固定管材3,以使六棱端封2紧固在管材3上。
本实用新型包装管材的方法是,首先将一定量的管材放在图2所示的六棱卡件上面,两手扳动卡件,管材3堆成六棱形,管材3数量至刚好填满六棱卡件为准,此时共有19根管材;然后从管材3两端套入六棱套筒1,将六棱套筒1移到距离管材3端部1.5米处(左右两端各一个套筒),如图1所示。取下六棱卡件,将所有管材3端部调整平齐,两端套上六棱端封2,微调端封,使得三个管塞分别插入三根管材空腔内。最后用编织袋将已捆扎的管材3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71-00 为便于贮存或运输,用包装元件收拢在一起的物件捆,例如用于诸如啤酒罐、汽水瓶的各种容器的可携式分格搬运工具;物料的捆包
B65D71-02 . 挠性捆扎件的配置
B65D71-06 . 包含全部或大部分被包装元件收拢在一起的多个物件,例如在拉紧的条件下
B65D71-40 . 包括仅仅部分地由折叠坯件形成的包装元件收拢在一起的多个物件
B65D71-50 . 包括仅仅部分地由不是折叠的坯件形成的包装元件收拢在一起的多个物件
B65D71-52 . 用于贮存或运输多个物件而且具有把手的盘状包装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