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速把倒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8714.2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汪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茹 |
主分类号: | H01H9/54 | 分类号: | H01H9/54;B62K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1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速 倒换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换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倒换开关。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大批量的电动自行车,但这些电动自行车的调速把都安装在右侧。这样就只考虑到习惯用右手的消费者,而忽略了用左手的消费者群体。只能使用右手控制调速把,在生活中也会出现不方便的情况,例如冬天时右手长时间握持调速把会使手指僵硬失去知觉,这在北方地区尤为常见,存在交通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换开关,用于解决电动自行车单侧调速人机功效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调速把倒换开关,包括三刀双掷型开关,其中:包括第一电线连接第一触点,第二电线连接第二触点,第三电线连接第三触点,第四电线连接第四触点,第五电线连接第五触点,第六电线连接第六触点,电源线连接电源触点,信号线连接信号触点,地线连接接地触点;第一电线副线连接第一触点,第二电线副线连接第二触点,第三电线副线连接第三触点,第四电线副线连接第四触点,第五电线副线连接第五触点,第六电线副线连接第六触点。
使用二刀双掷型开关,第一电线、第一电线副线连接第一触点,第三电线、第三电线副线连接第三触点,第四电线、第四电线副线连接第四触点,第六电线、第六电线副线连接第六触点,电源线连接电源触点,信号线连接信号触点,地线与电线第二电线副线、第五电线副线、第二电线、第五电线连接。
倒换开关的主体可以使用各种具有双向倒换功能的开关标准件,例如双抛型的开关。根据电动自行车的调速器的电路特点,可以选用双刀双抛型或三刀双抛型。
当然也可以使用符合双抛型开关逻辑的集成电路模块实现调速把选择。
双抛型开关的刀体触点分别连接电源线,信号线,地线,当双抛型开关的刀体与一侧触点接触,则导通相应调速把的电源和信号,该调速把激活,可以进行对自行车电动机的速度 控制。
电动自行车左右侧分别安装的调速把,通过连接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换开关,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者的习惯和使用环境,随时选择利用哪一侧的调速把进行调速和握持,避免出现在行使过程中由于疲劳或寒冷、酷热造成握持无力,形成交通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倒换开关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速把倒换开关三刀双抛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速把倒换开关二刀双抛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使用三刀双掷型开关U1,第一电线a1连接第一触点A,第二电线b1连接第二触点B,第三电线c1连接第三触点C,第四电线x1连接第四触点X,第五电线y1连接第五触点Y,第六电线z1连接第六触点Z,电源线连接电源触点N,信号线连接信号触点L,地线连接接地触点M。电线a1,b1,c1连接右侧调速把电路,电线x1,y1,z1连接左侧调速把电路。本实施例可以满足根据实际使用者的习惯和使用环境,随时选择一侧的调速把进行调速和握持。
如图1所示,第一电线副线a2连接第一触点A,第二电线副线b2连接第二触点B,第三电线副线c2连接第三触点C,第四电线副线x2连接第四触点X,第五电线副线y2连接第五触点Y,第六电线副线z2连接第六触点Z。电线a2,b2,c2连接右侧调速把电路,电线x2,y2,z2连接左侧调速把电路。采用这种布线方法同一侧的调速把可以分别由两组线缆按不同走线方向与倒换开关连接,形成电路冗余配置,避免使用过程中单股线缆损坏,调速把失效。
如图2所示,使用二刀双掷型开关U2,第一电线a11、第一电线副线a22连接第一触点a,第三电线c11、第三电线副线c22连接第三触点c,第四电线x11、第四电线副线x22连接第四触点x,第六电线z11、第六电线副线z22连接第六触点z,电源线连接电源触点n,信号线连接信号触点l,地线与电线第二电线副线b22、第五电线副线y22、第二电线b11、第五电线y11连接。电线a11,a22,b11,b22,c11,c22连接右侧调速把电路,电线x11,x22,y11,y22,z11,z22连接左侧调速把电路。本实施例简化了地线的连接,可以使转换开关的尺寸更紧凑,使电动自行车外观更美观,紧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茹,未经汪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