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9653.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东;陈鹏水;黄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冷轧钢带企业,钢带退火普遍采用周期式的退火工艺。这种工艺流程是:
①用起重机把单垛钢带装在退火罐内;
②用起重机把装好钢带的退火罐,吊装在一辆平台车上。根据目前普遍使用退火炉的规格,每一次退火只能装一辆平台车。而每一辆平台车,每一次一般只能装10~16退火罐;
③用卷扬机把装好罐的平台车拉入退火炉内进行退火;
④当炉内的钢带,符合退火工艺要求以后,再用卷扬机把平台车拖出来。用起重机把退火钢带卸下,然后进行下一周期的退火操作流程。
这种钢带退火工艺流程,主要缺点是:
①退火生产不连续,生产效率低,;
②退火炉热效能差,能耗高,成本高。同一炉室内,必须根据钢带退火工艺要求,进行升温-恒温-降温变化调整,退火周期长。
③退火炉室空间大,温度分布难以满足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连续进行退火工艺、性能可靠、实用的新型的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体5、台车3、台车顶推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5上设有炉腔51,所述的炉腔51的两侧内设有沙封槽52;所述的炉腔51内设有炉内轨道53;
所述的台车3上设有台车轮4;所述的台车轮4与炉内轨道53滚动连接;
所述的台车3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底座2、密封罩1,所述的密封罩1设于密封底座2上;所述的台车顶推设备7设于炉体5外侧,用于把炉体5外的台车3,推入炉腔51内的轨道53上。
所述的台车3的两侧边上设有沙封板31;所述的沙封板31插入沙封槽52内相对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进一出″进行钢带退火;即装好钢带6准备退火的台车3,每次被台车顶推设备7,从退火炉5外,推入退火炉腔51内一辆。以此同时,就有另一辆钢带已经退火的台车,从退火炉腔51内,被顶推出退火炉5外。这样周而复始,连续有序的进行钢带6退火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续退火、性能稳定、经济实用的新型的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带的可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体5、台车3、台车顶推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5上设有炉腔51,所述的炉腔51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沙封槽52;所述的炉腔51内设有炉内轨道53;
所述的台车3上设有台车轮4;所述的台车轮4与炉内轨道53滚动连接;
所述的台车3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底座2、密封罩1,所述的密封罩1设于密封底座2上;所述的台车顶推设备7设于炉体5外侧,用于把炉体5外的台车3,推入炉腔51内的轨道53上。
所述的台车3的两侧设有沙封板31;所述的沙封板31插入沙封槽52内相对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进一出”进行钢带6退火;即装好钢带6准备退火的台车3,每次被台车顶推设备7从退火炉5外,推入退火炉腔51内一辆。以此同时,就有另一辆钢带已经退火的台车,从退火炉腔51内,被顶推出退火炉5外。这样周而复始,连续有序的进行钢带6退火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煤隧道式退火炉,退火炉炉腔51内设置升温、恒温、降温三段温度调控区域;每一段区域,均设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退火工艺温度,自动调节。
工作时,将钢带6装入台车3上的密封装置内,然后用台车顶推设备7把装有钢带6的台车3,沿着炉内轨道53推入退火炉5的炉腔51内,进入退火工序;每一批次推进装钢带6的台车3的数量若干,根据炉内各温控区域长度,及钢带退火后硬度检验情况确定;炉腔51若干辆台车的钢带6,根据退火工艺温度及加温间隔时间,被依次从升温区域、恒温区域,推到降温区域,经过炉内全程,完成退火工序;装钢带6的台车3,被分批次,按工艺间隔时间,不断被推进炉体5内。因此,装钢带6的台车3在炉腔51内轨道53上,一部紧靠一部,挤满轨道全线。所以,当一辆装钢带6的台车3被推进炉腔51内,炉内其他台车也一起被推动。因此,紧靠退火炉腔51出口的钢带已经退火的台车3,就被推出炉外。这样,继续“一进一出”,完成若干批次钢带的退火工序;从而周而复始地去钢带6进行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9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减振刀杆
- 下一篇:用于分析过程设计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