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带破鳞矫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9677.7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东;陈鹏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B21D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带破鳞 矫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钢带破鳞矫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清除钢带表面氧化皮,普遍采用机械破鳞-酸洗化学除鳞联合方式。目前,中小型冷轧钢带企业机械破鳞设备,一般使用3辊或者5辊钢带矫直机。这种类型矫直机,一,由于矫直辊系排列布置方式,使矫直辊上下调整幅度受到局限,影响到钢带破鳞效果;二,而且因工作环境差,设备故障多,停机修理频率高,将影响到酸洗工序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破鳞、性能可靠、实用的新型的钢带破鳞矫直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钢带破鳞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矫直辊1、转臂2、中心矫直辊3、转臂转动机构4、基座5;所述的转臂转动机构4设于基座5上;中心矫直辊3设于基座5上;所述的中心矫直辊3与转臂转动机构4相同心转动连接;所述的行星矫直辊1通过转臂2与中心矫直辊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臂2与转臂转动机构4相连接。
所述的中心矫直辊3通过芯轴6与基座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本实用新型矫直辊系采用两套行星轮系布置方式;也就是设置两个中心矫直辊,两个行星矫直辊,通过调整两个行星矫直辊,可以改变、提高钢带反复弯曲幅度。
2.本实用新型矫直辊系由于采用行星轮系布置方式,使两套行星轮系矫直辊之间的钢带张力增大,有利于提高钢带破鳞及矫直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矫直辊与芯轴之间转动,以及行星矫直辊轴与转臂之间转动,都采用滚动轴承。这样,可以减小零部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机构零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破鳞、性能稳定、经济实用的新型的钢带破鳞矫直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钢带破鳞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矫直辊1、转臂2、中心矫直辊3、转臂转动机构4、基座5;所述的转臂转动机构4设于基座5上;中心矫直辊3设于基座5上;所述的中心矫直辊3与转臂转动机构4相同心转动连接;所述的行星矫直辊1通过转臂2与中心矫直辊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臂2与转臂转动机构4相连接。
所述的中心矫直辊3通过芯轴6与基座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本实用新型矫直辊系采用两套行星轮系布置方式;也就是设置两个中心矫直辊3,两个行星矫直辊1,通过调整两个行星矫直辊1,可以改变、提高钢带反复弯曲幅度。
2.本实用新型矫直辊系由于采用行星轮系布置方式,使两套行星轮系矫直辊之间的钢带张力增大,有利于提高钢带破鳞及矫直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矫直辊3与芯轴6之间转动,以及行星矫直辊1轴与转臂2之间转动,都采用滚动轴承。这样,可以减小零部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机构零件使用寿命。
工作时,操作转臂转动机构4,通过与转臂转动机构4连结在一起的转臂2,带动行星矫直辊1围绕着中心矫直辊3作圆周转动,使行星矫直辊1达到一定的角度;钢带7穿绕过四个矫直辊,由夹送辊8拖动运行;钢带7在经过两道大″S″形运行过程中,连续受到反复弯曲变形及张力作用,使钢带表面氧化皮不断破裂-剥离,达到破鳞矫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锋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9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