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0505.7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安太成;万顺刚;张正雍;李桂英;胡运昆;李云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85;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恶臭 废气 装置 | ||
1.一种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接、气路连通的气体收集器(1)、生物洗涤塔(4)、生物滴滤塔(6)和光催化反应器(10);该装置还包括串接在气路上、使气体从气体收集器(1)进入、从光催化反应器(10)出气口排出的风机(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洗涤塔(4)包括第一循环装置;该第一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水泵(3)、第一阀门(2a)、第一入水管(15a)、第一循环液储槽(5a)和第一出水管(16a);循环水泵(3)、第一入水管(15a)、生物洗涤塔(4)上方的入水口、生物洗涤塔(4)内部、位于生物洗涤塔(4)下方的第一循环液储槽(5a)和第一出水管(16a)依次水路相接,再接回循环水泵(3)上;生物洗涤塔(4)内部上方、设置多个与入水口相接的布水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6)内部垂直方向上设置多层填料层,填料层内装填无机和/或有机填料,填料具有生物挂膜。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6)包括第二循环装置;该第二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阀门(2b)、第二入水管(15b)、第二循环液储槽(5b)和第二出水管(16b);循环水泵(3)、第二入水管(15b)、生物滴滤塔(6)上方的入水口、生物滴滤塔(6)内部、位于生物滴滤塔(6)下方的第二循环液储槽(5b)和第二出水管(16b)依次水路相接,再接回循环水泵(3)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洗涤塔(4)的进气口在上方,出气口在下方;生物滴滤塔(6)的进气口在下方,出气口在上方;光催化反应器(10)的进气口在中部的一端,出气口在中部的另一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填料层内填料的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减小;生物滴滤塔(6)进气口接有气体分布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反应器(10)为流过式光催化反应器。
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6)的出气气路上设有取样口(8);光催化反应器(10)的出气气路上设有取样口(13)。
9.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位于光催化反应器(10)的出气气路上,风机(12)和光催化反应器(10)之间的气路上设有风机流量控制器(11)。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恶臭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器(1)、生物洗涤塔(4)、生物滴滤塔(6)和光催化反应器(10)通过法兰和管道依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5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