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回收氟利昂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0814.4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冰箱 冰柜 保温材料 回收 氟利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氟利昂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分离回收氟利昂的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电子电器产品进入我国家庭,按10~15年的使用年限计算,从2003年开始家用电器已到了淘汰报废的高峰期。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冰箱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1.5亿台,每年报废量平均在400万台以上,报废的冰箱冰柜含有氟利昂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冰箱中的氟利昂主要包含在压缩机和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中,经研究发现,压缩机中含氟利昂165g,硬泡保温材料含氟利昂550g。目前对压缩机中制冷剂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的研究较多,对硬泡保温材料的无害化处理研究却很少,其根本原因就是硬泡保温材料中氟利昂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在回避这一社会敏感问题。废旧冰箱、冰柜中含有大量的硬泡保温材料,其中就含有15~20%的发泡剂氟利昂(CFC-11),废旧冰箱冰柜拆解处理后产生的大量硬泡保温材料的处置将是我国近期不可回避的环境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采用焚烧和破碎的方法处理硬泡保温材料。采用焚烧处理硬泡保温材料,是指保温材料经粗碎后在850~1000℃进行高温焚烧,主要产物为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水蒸汽等,其中的氯化氢和氟化氢主要是由氟利昂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氟化氢是强酸性气体,对设备具有强腐蚀作用,此外,保温材料在焚烧时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需要投入高昂的设备维护运行费用和废气治理费用。破碎处理硬泡保温材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由于冰箱冰柜箱体拆解困难,一般在密闭的空间内将箱体整体破碎再进行分选,实现金属与硬泡保温材料分离,破碎过程中硬泡保温材料部分氟利昂会释放出来,经过负压抽取后进行简单吸附处理或者直接排入大气。
实际上,有关研究(参考文献[1]杨勇等,废冰箱保温材料低温热解及气体成分分析;[2]DR J S,Estimating CFC releases fromcutting of fridges)表明:冰箱中的硬泡保温材料有60%~70%的氟利昂以气相形式存在,30%~40%以液相形式存在,溶入部分在破碎过程中很难释放。采用纯破碎方法处理硬泡保温材料显然是不妥的,吸附在硬泡保温材料的氟利昂会缓慢释放出来破坏臭氧层,1个氟利昂分子至少可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因此,废冰箱冰柜等冷藏电器产品中的硬泡保温材料的处理应全面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善,同时还需要开发新的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寻找低成本、高效环保的适合大规模处理的资源化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彻底分离出氟利昂,并加以收集回收的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回收氟利昂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回收氟利昂的装置,螺旋送料器一端连接有入料斗,另一端连接有脱氟反应器,所述的螺旋送料器设有一号加热单元,所述的脱氟反应器设有二号加热单元,一号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的脱氟反应器连接,所述的一号三通阀的b口与所述的冷凝回收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的冷凝回收机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箱的入口连接,二号三通阀的d口与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箱的出口连接,所述的二号三通阀的e口与真空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的一号三通阀的c口与所述的二号三通阀的f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箱设有三号加热单元,所述的冷凝回收机连接有真空压力表。
所述的螺旋送料器设有动密封套并通过皮带由电机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从废旧冰箱冰柜硬泡保温材料中回收氟利昂的装置,其工作原理简述于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