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0900.5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华;余浩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镜片 凸面 抛光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片抛光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国外先进的树脂镜片玻璃模具生产企业和国内精密光学生产企业采用的玻璃模具或精密光学模具镜头是采用数控抛光工艺,为了在抛光时不改变玻璃模具的面形,可以采用小型的抛光头,用数控的单点抛光方式;国内精密光学企业也常采用低速柔抛结合手工加压辅助抛光,边抛光边测量边调整,这种加工的优点是可以保证高精度,不光是侧光点度数精准,而且产品面形与设计要求的面形能保证高度的一致。即使用轮廓仪等先进的面形测量设备检测,面形的误差也控制在微米级。这种加工的缺点是设备或技术人力投资成本大,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度点精度高,面形精度高,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的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用于抛光光学镜片的凸面,包括底座、缓冲垫以及抛光膜,所述底座加工有一个与所述光学镜片的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所述缓冲垫粘接于所述底座的弧形凹面上;所述抛光膜粘接于所述缓冲垫的弧形凹面上,所述抛光膜完全覆盖所述光学镜片的凸面;所述抛光膜沿径向加工有抛光膜开口槽;所述抛光膜开口槽的槽边上加工有支槽。
所述抛光膜开口槽的封闭端延伸至与所述光学镜片相接触的范围内。
所述支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支槽设于与所述光学镜片相接触的抛光膜的圆周方向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抛光膜能够以与其相匹配的弧度完全覆盖光学镜片的凸面,因此可以采用整体抛光的方式,而不需要数控单点抛光,简单的设备就能够完成这一操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抛光时测度点和整体面形与设计要求的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另外,在抛光膜上加工径向开口槽使抛光液能够进入到光学镜片与抛光膜之间,而在径向开口槽边加工支槽,能够使所述光学镜片抛光模具在旋转时,使抛光液进入支槽中,从而使易于从光学镜片凸面上流下的抛光液可以储存在所述支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工作示意图。
1.底座 11.弧形凹面 2.缓冲垫 3.抛光膜 31.抛光膜开口槽 32.支槽 4.光学镜片 5.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用于抛光光学镜片4的凸面,包括一个底座1、一个缓冲垫2以及一张抛光膜3,所述底座1加工有一个与所述光学镜片的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11;所述缓冲垫2粘接于所述底座的弧形凹面11上;所述抛光膜3粘接于所述缓冲垫的弧形凹面上,所述抛光膜3完全覆盖所述光学镜片4的凸面;所述抛光膜3沿径向加工有四条均布的抛光膜开口槽31;所述每个抛光膜开口槽31的槽边上加工有一条支槽32;所述底座1为塑料材质;所述缓冲垫2为泡沫塑料;所述抛光膜3为聚氨酯材质。
所述抛光膜开口槽31的封闭端延伸至与所述光学镜片相接触的范围内。
所述支槽32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支槽32设于与所述光学镜片4相接触的抛光膜的圆周方向上。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光学镜片4粘接于夹具5上,然后通过所述夹具5使所述光学镜片4夹持固定,然后将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通过底座1固定在驱动设备上,并使所述光学镜片4与抛光膜3贴合在一起,启动所述驱动设备,使所述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转动起来,同时施加压力,使所述抛光膜3以一定的压力抛光所述光学镜片4,与此同时,在所述抛光膜3与所述光学镜片4的接触面喷洒抛光液,使所述抛光液进入到抛光膜开口槽31内,由于所述光学镜片4为凸起状,因此抛光液不易停留在所述光学镜片4和所述抛光膜3之间,而由于在所述抛光膜开口槽31的边上加工有支槽32,因此随着所述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的旋转,所述抛光液会逆流至所述支槽32内,因此能够较好的储存所述抛光液,所述光学镜片凸面抛光模具不断旋转,从而对所述光学镜片4进行抛光,直到达到设计的抛光要求,即测点度精度和面形精度均达到要求。
实施例2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抛光膜上径向加工有5条抛光膜开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