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交直流两用吸痰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2939.0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玲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直流 两用 吸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轻便交直流两用吸痰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无力咳痰者,为避免因痰而窒息,而采用吸痰管,外接大号注射器抽吸或用电动吸引器吸取,上述吸痰方法,现虽普遍推广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用注射器抽吸,其吸引力不连续,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积痰吸吮干净;二是电动吸引器,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不能实施,又如危重病人转运途中,也难以施救,存有适应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续吸引,适应性强,能解决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及时吸痰的轻便交直流两用吸痰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轻便交直流两用吸痰车,由吸痰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吸痰车内后端设蓄电池中间设小型真空泵前端设负压吸引装置,泵开关设在吸痰车把手之间的控制板上,导线一端连接小型真空泵,另一端与泵开关相接,在吸痰管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负压吸引装置,由负压瓶、隔板、痰液腔、排气腔、玻璃管、针管、吸气管构成,负压瓶内设隔板,隔板将痰液腔和排气腔分开,玻璃管一端与吸痰管连接,另一端插入痰液腔内,吸气管一端与插入排气腔的针管连接,另一端与小型真空泵相接。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病房时,把吸痰车推到病床前,接通电源,将吸痰管轻柔插入病人呼吸道内,关闭控制开关,然后打开泵开关,抽出负压瓶内的空气,使其形成负压,开启控制开关,病人积痰在负压的作用下,吸入负压瓶的痰液腔内,吸痰结束后,关闭泵开关,切断电源,拔出吸痰管,清理痰液。当病房无电或在救护车上使用时,可将蓄电池作为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吸痰方法相比,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续吸引,适应性强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解决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及时吸痰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轻便交直流两用吸痰车,由吸痰管1构成,其特征在于吸痰车2内后端设蓄电池3中间设小型真空泵4前端设负压吸引装置5,泵开关6设在吸痰车2把手之间的控制板7上,导线8一端连接小型真空泵4,另一端与泵开关6相接,在吸痰管1上还设有控制开关9。所述的负压吸引装置5,由负压瓶5a、隔板5b、痰液腔5c、排气腔5d、玻璃管5e、针管5f、吸气管5g构成,负压瓶5a内设隔板5b,隔板5b将痰液腔5c和排气腔5d分开,玻璃管5e一端与吸痰管1连接,另一端插入痰液腔5c内,吸气管5g一端与插入排气腔5d的针管5f连接,另一端与小型真空泵4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玲,未经王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2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