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3128.2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孟锋;陈远超;费凯;徐梦晨;王俊芳;俞红祥;徐洪;高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8 | 分类号: | A62B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电磁 阻尼 高楼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场所固定安装式高楼逃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体现了城市的进步。随着用地的越发紧张,都市中房屋建筑高层化已成为必然,而高楼的安全使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发生灾难时,人们如何安全逃生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机械结构的缓降装置,人们可以利用缓降装置逃生自救,可是目前市场上的缓降器形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通过缓降绳索带动主机内的行星轮减速机构运转与磨擦轮毂内的磨擦块产生磨擦作用,从而产生阻力,使重物下降速度减慢。与此同时,人们也有运用齿轮减速系统、液压阻尼系统、离心力原理、空气阻尼系统、速差式备用制动器等原理系统研制缓降器。内外缓降器的使用情况表明,避难者的理想降落速度为0.9~1m/s。由此可见,现有的缓降装置一般都存在对操作人员体能、操作技巧要求高,不能连续使用,下降速度不稳定等问题。
同时缓降器分别存在着问题:行星轮减速机构、齿轮减速系统、速差式备用制动器此类机械阻尼易出现疲劳强度减弱、零件磨损、塑性变形等问题;而液压阻尼系统、空气阻尼系统都对设备精度要求十分之高,易受环境的影响。同时这类缓降装置都还存在着很多共同的缺点:对使用者的体能、操作技巧要求高,适用人群范围窄,难以适用老幼病残者;下降过程需要人工操作,且不能连续使用,下降速度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其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多户同时使用还有可能发生相互缠绕,以及安装问题、定期保养等原因,因此难以走进百姓家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安装使用方便,能快速将处于高处的人们安全送至楼底。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包括机身本体,滚筒通过主轴活动安装于机身本体上,滚筒上卷有绳索,所述主轴通过行星减速器连接到同步电机,所述同步电机上连接有电磁阻尼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一侧还装有连接主轴的摇柄。摇柄用于快速回收绳索便于下一个使用者的下降。
优选的,所述摇柄和主轴通过棘轮装置连接。由于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比改变,外力较难将轴转动,也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绳索绕回滚筒上。而为了实现多人救援、多次使用这一功能需要利用棘轮装置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磁阻尼控制器连接同步电机,同步电机通过三相整流桥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设有电压比较器和RS触发器,触发器连接IGBT开关,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若干个并联的电阻。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极型功率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电力电子器件。能作为启动控制模块的控制开关,在速度过快时控制电机的传递速度。
优选的,所述绳索末端设有安全带。这样能进一步确保逃脱时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行星减速器传动比为1∶70。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永磁同步交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控制调节绞盘转速,实现自救逃生人员下降速度平稳、自适应控制的目的。具有:下降速度自适应调节,适应不同体重人员使用;制动过程不依赖机械摩擦,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无需外部电源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的电磁阻尼控制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自适应电磁阻尼式高楼缓降器,包括机身本体1,滚筒2通过主轴3活动安装于机身本体1上,滚筒2上卷有绳索21,所述主轴3通过行星减速器4连接到同步电机5,所述同步电机5上连接有电磁阻尼控制器6。所述机身本体1一侧还装有连接主轴3的摇柄7。所述摇柄7和主轴3通过棘轮装置8连接。所述所述电磁阻尼控制器6连接同步电机5,同步电机5通过三相整流桥62连接控制模块61,控制模块61内设有电压比较器65和RS触发器66,触发器连接IGBT开关63,控制模块61还连接有若干个并联的电阻64。所述绳索21末端设有安全带22.所述行星减速器4传动比为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感应助力式旅行箱
- 下一篇:投影机、立体影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