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触控按键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3327.3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占侯;肖春发;吴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4 | 分类号: | F16F1/04;H01H1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按键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器产品,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触控按键弹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触控方式输入的电子产品也相继问世,如专利号为ZL20082012681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按键,其包括一基部和触摸部,所述基部大致为一锥形弹簧结构,基部一侧设有一导脚用于固设电路板上连通电路,触摸部为一触发端,安装时贴紧面板内侧。公知的触摸部有的是一块平板,该平板铆设于基部上;另外一种是触摸部与基部通过线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装配时,触摸按键与电路板焊接过程中需要将其放置于加有锡膏的电路板上,然后送入熔炉中熔化锡膏实现焊接。为了防止弹簧在此过程中歪倒或松动移位,通常需要定制专门的夹具来固定,生产成本很高,工艺复杂。另一方面,因为基部导脚比较细,使用过程当中容易发生松动,使按键不灵敏或失效,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焊接牢固、性能稳定的新型触控按键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触控按键弹簧,包括一体相连的基部和触控部,定义所述基部具有沿弹性变形方向的轴向,所述基部轴向另一端设有二个以上引脚,所述触控部用于与玻璃或者其它平面材料接触,基部的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新型触控按键弹簧,所述引脚为2个。
上述新型触控按键弹簧,所述引脚为3个。
上述新型触控按键弹簧,所述引脚与基部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基部轴向一端设有多个引脚,各引脚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相应的孔内,不仅焊接牢固、可靠,而且可以彻底杜绝引脚松动甚至脱落的隐患,进一步的改进是本实用新型引脚与基部一体成型,无需另行组合,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A、图1B,实施例一公开一种新型触控按键弹簧,包括一体相连的基部1和触控部11,定义所述基部1具有沿弹性变形方向的轴向,所述基部1轴向另一端12设有引脚13和引脚14。所述基部1由一根细的金属丝螺旋卷绕而成,所述引脚13和引脚14系由基部1的金属丝一体成型设置而得,具体地说,在基部1成型好后,基部1另一端12的金属丝先成型好U型引脚13,再成型引脚14,所述U型引脚13和引脚14用于与电路板上插孔焊接固定,所述引脚也可以多于两个如3个、4个甚至更多,其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触控部11用于与玻璃或者其它平面材料接触,基部1的引脚13和引脚14与电路板电连接设置。
参考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公开另一种触控按键弹簧,包括一体相连的基部2和触控部21,定义所述基部2具有沿弹性变形方向的轴向,所述基部2轴向另一端22设有引脚23、引脚24和引脚25。所述基部2由一根细的金属丝以矩形卷绕方式成型制得,所述引脚23、引脚24和引脚25系由基部2的金属丝一体成型设置而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比如图1B中的1可以是圆形或方形等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齿轮保护装置
- 下一篇:包底含油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