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3477.4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清和;金希红;闵阳春;何永强;欧阳黎健;曾燕军;袁文辉;袁顺;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单元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检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车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需检测人员爬到车底下面,通过手去触摸或目视检测,才知道变形吸能单元是否变形,这给维护与检修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而且一旦没有及时检测出变形吸能单元的变形,甚至还可能对机车的运行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变形检测装置需检测人员爬到车底下面检测,极不便利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装置,通过该变形检测装置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变形吸能单元是否发生变形,并及时更换,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车钩箱压板与缓冲器之间的变形吸能单元,其结构特点是,该变形吸能单元下端安装有一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下端贴合在车钩托架总成上。
为了便于更换变形吸能单元,所述检测板螺接在所述的底板上。
机车变形吸能单元是安装在车钩箱压板与缓冲器之间,为了便捷检测变形吸能单元发生变形,通过变形检测装置来检测变形,藉由上述结构,首先,用螺钉将检测装置中的检测板安装在变形吸能单元底板上,并调节检测板刚好贴在车钩托架总成上而无接触力,一旦变形吸能单元受到撞击发生变形,其刚好贴在车钩托架总成上的检测板立即与车钩托架总成分开一定的距离,检测人员只需站在机车旁而不需爬到车底下面,通过其分开的距离就能知道变形吸能单元已发生变形。
与现有变形检测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变形吸能单元的日常检修,勿需到车下进行测量,可直接站在机车旁观察安装在变形吸能单元底板上的检测板与车钩托架总成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就能检测变形吸能单元是否发生变形,并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护车体不受恶劣碰撞而损坏,保障机车运行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是实力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在图中
1-变形吸能单元; 2-车钩箱压板; 3-检测板; 4-车钩托架总成;
5-底板; 6-缓冲器; 7-车钩; 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变形吸能单元变形检测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安装在车钩箱压板2与缓冲器6之间的变形吸能单元1;在所述变形吸能单元1的底板5上通过螺栓8安装有检测板3,该检测板3下端刚好贴在车钩托架总成4上且无接触压力,所述缓冲器6与车钩7相连。
当机车受到异常冲击载荷时,其冲击力由车钩7传递给缓冲器6,然后传递给变形吸能单元1,该变形吸能单元1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压缩变形,所述检测板3随变形吸能单元1压缩变形而一起移动,此时贴在车钩托架总成4上的检测板3立即与车钩托架总成4分开一定距离,一般当分开距离大于5mm时,就要更换变形吸能单元1。此时,检测人员只要站在机车旁不需爬到车底下面,通过其分开的距离L就能知道变形吸能单元1已发生了变形。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变形吸能单元的日常检修,及时发现变形、更换,有利于保护车体不受恶劣碰撞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