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模拟汽车碰撞安全带约束体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3483.X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君;孙正良;王军华;苑雷;许锡忠;刘东波;高岩;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模拟 汽车 碰撞 安全带 约束 体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源模拟汽车碰撞的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模拟汽车碰撞安全带约束体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被认为是汽车内最有效的被动安全保护措施,不系安全带造成的交通事故伤害非常严重,增大了交通事故死亡比例。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分析美国死亡分析报告系统(FARS)和美国机动车抽样防撞数据系统(CDS)数据基础上,估计正确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可以降低小汽车前排乘员事故发生时45%的死亡和60%的中重度伤害风险,两点式安全带能降低乘员17%-58%的死亡风险。因此,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人安全意识,培养正确使用安全带等安全驾驶行为,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目前,驾驶人只有在马路上亲身经历了若干次汽车碰撞事故,受到一定伤害后,才可能切身感受到汽车安全带的安全保护作用,从而牢固树立正确使用车内安全防护装置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在已有技术中,模拟汽车碰撞装置采用电力牵引高速碰撞,真人体验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且只能固定安装在具有AC 220V电源的场所,不能移动展示。本装置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可重复体验,通过提供驾驶体验者身临其境的模拟碰撞体验,让驾驶体验者真实感受到在汽车碰撞事故过程中汽车安全带给驾、乘人员实实在在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可以体验汽车碰撞时安全带约束防护作用的交通安全体验宣传装置,让体验者感受汽车安全带在车体受到高速撞击时对体验者的保护过程,从而认识到汽车安全带等车内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性,并进而增强佩戴安全带的自觉性。
本实用新型依据动能原理和动量原理,整体采用斜坡式结构,斜坡上固定有汽车座椅的滑车由于重力作用而加速向下滑行,在斜坡的末端碰撞到固定挡块后立即停止,同时安全带自动张紧,将体验者约束在座椅上,对人体形成安全保护。受斜坡角度和滑车重量限制,滑车的碰撞速度理论上低于12km/h,加上安全带的防护,可由真人直接体验汽车碰撞,同时轮式行走机构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可牵引移动。整个装置无需电源,碰撞速度低,安全可靠,机械结构简单,移动便捷。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模拟汽车碰撞安全带约束体验装置包括:三点式安全带、安全带固定柱、座椅、滑车、滑轮、轨道、锁止装置、碰撞缓冲橡胶块、可调节支撑脚、支架、可调节支撑柱及螺旋千斤顶;所述三点式安全带安装在安全带固定柱上,安全带固定柱安装在滑车上,滑车上安装座椅,所述滑车通过滑轮在轨道上滑动,所述轨道后端设置有锁止装置,轨道前端内侧安装有两个碰撞缓冲橡胶块,轨道前端下安装有两个可调节支撑脚,轨道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支撑柱;轨道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与轨道后端之间装有螺旋千斤顶,所述支架前端与轨道中间部位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后端装有导向轮,支架前端两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支架后端装有可调节支撑柱。所述锁止装置设计为一个能钩住滑车的挂钩。所述轨道上设有凹槽,滑车的滑轮安装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由真人直接体验;整个装置无需电源,重复使用时间间隔少于30s;可由汽车牵引行走移动,适合于室内、室外的平整场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滑车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点式安全带1、安全带固定柱2、座椅3、滑车4、滑轮5、轨道6、锁止装置7、碰撞缓冲橡胶块8、可调节支撑脚9、行走轮10、支架11、可调节支撑柱12、螺旋千斤顶13、导向轮14等。
三点式安全带1安装在安全带固定柱2上,所述安装有三点式安全带1的安全带固定柱2安装在滑车4上,座椅3也安装在滑车4上,滑车4通过滑轮5可在轨道6上滑动,所述轨道6上设有凹槽,滑车4的滑轮5安装于凹槽内。所述轨道6后端固定有锁止装置7,所述锁止装置7为一个挂钩,可以钩住滑车4。轨道6前端内侧安装有两个碰撞缓冲橡胶块8,轨道6前端下安装有两个可调节支撑脚9,轨道6后端两侧各安装有可调节支撑柱12。轨道6安装在支架11上,支架11与轨道6后端之间装有螺旋千斤顶13,可通过调节螺旋千斤顶13顶起轨道6的高度实现滑动角度和滑动速度的调整。所述支架11前端与轨道6中间部位相连,两侧安装有行走轮10,支架11后端装有导向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型混凝土制品养护蒸养窑
- 下一篇:可换光栅画冰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