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3640.7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鹏;于一民;宋桥;张文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大鹏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动力 绿化带 浇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浇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带建造水平日益提高,其养护管理水平也必须相应的得到提高,目前绿化带灌溉的养护管理,大多采用人工灌溉或是通过大型洒水机械作业车辆缓慢移动的人工浇灌,以上的浇灌方式不仅会造成绿化带补水不均、水的有效利用率低。
人工浇灌也不容易掌握空气的湿度,不知道绿化带是否干旱,不能及时的了解植物是否缺水需要浇灌,因此有时候在植物并不需要浇灌时,对其施水会使植物受涝;有时候需要对绿化带中已经干旱又未得到及时的浇灌的植物和施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节约水资源、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及时的浇灌绿化带中的植物的设备来进行绿化带的养护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及时的对绿化带中的植物进行浇灌的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以上的目的: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包括水箱和与水箱固定连接的出水管道,所述的出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控制装置,该出水控制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继电器、电磁阀和供电电源,供电电源包括蓄电池组和与蓄电池组连接的太阳能电路板。
水箱上连接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有浇灌喷头。湿度传感器通过感应土壤或空气中的湿度信号传递给电磁继电器,从而开启电磁阀,使水从出水管道中喷出,完成浇灌工作。
出水控制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湿度传感器引出两路导线,其中一路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组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湿度传感器的另一路导线与电磁继电器中控制线圈的一端相连接,电磁继电器中有控制线圈、舌簧、衔铁,舌簧与衔铁相连接,在舌簧与衔铁之间设有绝缘层,在控制线圈中有铁芯,弹簧的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的底板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衔铁相连接,在电磁继电器上还有一活动触点A,该活动触点A可触及固定触点e,控制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的另一端和电磁继电器中的舌簧连接,该舌簧与电磁继电器中的活动触点A固定连接,电磁继电器中的固定触点f与电磁阀的另一端相连接,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出水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电磁阀的出水口装有具有浇灌作用的端口。
该水箱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例如人物雕塑、植物的形状。
注水口有一与之相配合的盖子,往水箱中注水以后,可以将盖子盖住注水口,以免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是其它杂质落入水箱从而增加水箱的清洗工作。
注水口中有滤网,如果注入的水中有杂质,该杂质就会落在滤网上,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可以在湿度低时,自动对绿化带中的植物进行浇灌,不会使植物太干或者是太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注水口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度传感器,2-太阳能电路板,3-蓄电池组,4-电磁阀,5-衔铁,6-绝缘层,7-舌簧,8-弹簧,9-铁芯,10-控制线圈,11-固定触点e,12-活动触点A,13-固定触点f,14-进水口、15-出水口,16-电磁继电器,17-盖子,18-注水口,19-水箱,20-出水管道,21-出水控制装置,22-浇灌喷头,23-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
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绿化带浇灌设备,包括水箱19和与水箱19固定连接的出水管道20,所述的出水管道20上连接有出水控制装置21,该出水控制装置21包括湿度传感器1和与湿度传感器1电连接的电磁继电器16、电磁阀4和供电电源,供电电源包括蓄电池组3和与蓄电池组3连接的太阳能电路板2。
水箱19上连接有出水管道20,出水管道20上有浇灌喷头22。湿度传感器1通过感应土壤或空气中的湿度信号传递给电磁继电器16,从而开启电磁阀4,使水从出水管道20中喷出,完成浇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大鹏,未经董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冷机结构
- 下一篇:带有风力换向板的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