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3960.2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程;蔡明;卢慧;田为军;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水位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也可称为人造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的系统。一般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建造和运行费用低;(2)易于维护;(3)能够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4)能够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5)能够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应当大力推广的生态治污措施。
人工湿地一般由多级处理单元组成,若各级处理单元的填料床所采用的填料不同,就会造成人工湿地的各级处理单元的实际运行水位与设计水位差别很大,当人工湿地各级处理单元的实际运行水位的水位差差别较大时,人工湿地填料床内就会产生过厚的饱气带或产生水淹,会直接影响人工湿地内植物的生存状况。因此开发一种使用便捷的水位调节装置,对于保证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包括用于连通相邻上、下两级处理单元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上垂直连通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进水管道内同轴滑动套设有水位调节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调节套管与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
所述水位调节套管上设置有推拉件。
所述通孔的面积之和不小于进水管道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在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时,将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的连通管道埋设在设置于填料床和生物塘之间的挡墙内,用于连通相邻设置的上、下两级处理单元——填料床和生物塘,进水管道埋设于填料床内,进水管道的一端与连通管道连通,另一端高出填料床的床面10~20cm,可以避免石头、泥土等杂物落入进水管道内堵塞进水管道。通过水位调节套管在进水管道内的上下滑动,可实现填料床和生物塘之间的水位调节。
通过向上提拉或向下推动设置在水位调节套管上的推拉件,带动水位调节套管在进水管道内上下滑动。由于进水管道和水位调节套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且密封圈设置在通孔的下方,因此水流不会从进水管道和水位调节套管之间的缝隙中流过,水流必须流经水位调节套管内侧进入连通管道,然后再进入下级处理单元——生物塘,因此只有高于水位调节套管上端的水才能流入水位调节套管内侧,低于水位调节套管上端的水将保留在填料床内,因此当水位调节套管向上滑动时,填料床内的水位将被抬高,当水位调节套管向下滑动时,填料床内的水位将被降低。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人工湿地的水位,实现对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整体运行水体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包括用于连通相邻上、下两级处理单元的连通管道1,连通管道1上垂直连通有进水管道2,进水管道2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3,进水管道2内同轴滑动套设有水位调节套管5,水位调节套管5与进水管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密封圈6设置在通孔3的下方,水位调节套管5上设置有推拉件4。通孔3的面积之和大于进水管道2的横截面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在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时,将人工湿地水位调节器的连通管道1埋设在设置于填料床8和生物塘7之间的挡墙9内,用于连通相邻设置的上、下两级处理单元——填料床8和生物塘7,进水管道2埋设于填料床8内,进水管道2的一端与连通管道1连通,另一端高出填料床8的床面10~20cm,可以避免石头、泥土等杂物落入进水管道内堵塞进水管道。在需要调整填料床8和生物塘7之间的水位时,可通过向上提拉或向下推动设置在水位调节套管5上的推拉件4,带动水位调节套管5在进水管道2内上下滑动。由于进水管道2和水位调节套管5之间通过密封圈6密封,且密封圈6设置在通孔3的下方,因此水流不会从进水管道2和水位调节套管5之间的缝隙中流过,水流必须流经水位调节套管5内侧进入连通管道1,然后再进入下级处理单元——生物塘7,因此只有高于水位调节套管5上端的水才能流入水位调节套管5内侧,低于水位调节套管5上端的水将保留在填料床8内,因此当水位调节套管5向上滑动时,填料床8内的水位将被抬高,当水位调节套管5向下滑动时,填料床8内的水位将被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