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护舷安装用转换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4360.8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安装 转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械安装组件,涉及一种橡胶护舷安装用转换架。
背景技术
橡胶护舷是船舶靠泊时船与码头间的缓冲设施,需要用预埋螺栓固定到码头上。当码头进行改造时,需要用新式护舷来替代原有护舷,但一般新式护舷的螺栓安装位置与原有护舷的螺栓不对应,使原有橡胶护舷的预埋螺栓无法继续使用,导致新式护舷无法安装。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利用橡胶护舷安装转换架将原有护舷螺栓与新式护舷之间做可靠的连接,可以达到利用原有螺栓、节省成本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护舷安装用转换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二层钢框架或采用现有型钢自然连接,上层焊有若干用于固定新护舷的螺母,通过螺栓连接使新型护舷固定;下层钢框架之间焊有若干钢条,钢条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孔洞,用于与码头上原有护舷拆除后留下的螺栓连接。上层的螺母是为了固定新护舷,使新护舷与该钢框架形成整体,下层能过横向钢条上的孔洞与码头原护舷连接,一方面使该框架与码头很好的连接,另一方面保证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现有的型钢,如工字钢、L型钢或圆形钢等都可以作为钢框架直接使用。
钢框架可以采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任意多边形,或采用圆形、半圆形、扇形等带有弧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橡胶护舷安装转换架,可以将原有护舷螺栓与新型护舷之间做可靠的连接,达到利用原有螺栓、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1)是原橡胶护舷使用示意图。
图2(A2)是原橡胶护舷使用立面图。
图2(B1)是原橡胶护舷拆除后留在码头上的螺栓示意图。
图2(B2)是原橡胶护舷拆除后留在码头上的螺栓立面图。
图2(C1)是转换架安装在码头上的位置图。
图2(C2)是转换架安装后新橡胶护舷安装所需螺栓的分布详图。
图2(D1)是新橡胶护舷使用示意图。
图2(D2)是新橡胶护舷使用立面图。
图中:1工字钢;2焊接在转换架上层用于安装新橡胶护舷的螺栓;3焊接在转换架下层的钢条;4钢条上用于将转换架固定在码头上所开的孔洞;5埋在码头里的原橡胶护舷预埋螺母;6码头结构;7原橡胶护舷;8使用橡胶护舷的船舶;9橡胶护舷转换架;10用来安装新橡胶护舷的螺母;11新橡胶护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工字钢框架、矩形转换架为例。码头原使用橡胶护舷规格为TD-B600H×3500+3800,现需更换为TD-A1250H型的橡胶护舷。
原橡胶护舷(规格为TD-B600H×3500+3800)拆除后在码头上留下6排、2列的预埋螺母,螺母规格为M48,螺母的每排间距692毫米,每列间距1010毫米。
需要新安装的橡胶护舷(规格为TD-A1250H),其上留有螺母安装时所需使用的8个预留孔洞,8个孔洞均匀分布在一个圆环上,相邻孔洞间距为725毫米,相邻3个孔洞间距为1256毫米。
根据以上原橡胶护舷与新安装橡胶护舷的尺寸数据,现用工字钢框架、矩形转换架如下:
由22B型工字钢焊接成“目”字形框架,框架高3700毫米,宽1376毫米,框架的两竖向工字钢间距1256毫米,4条横向工字钢间距自上向下分别为1450毫米、692毫米、1450毫米。工字钢的腹板天然将“目”字形框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来焊接安装新橡胶护舷用的8个M45型螺母,螺母呈轴对称分布,具体位置为:4个横向工字钢上的中间位置各有1个,在此基础上,2个纵向工字钢上各有4个。下层通过焊接上预留螺孔的钢条来实现转换架与码头连接,钢条位置与码头上原橡胶护舷留下的螺母位置对应,同时中间位置的两个钢条与横向中间位置的2个工字钢位置相对应,即钢条间距为692毫米,每个钢条上对应码头上是我螺母位置开2个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电动乘用车底盘电池快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运动流线型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