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4525.1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8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扣锁 膨胀 式椎体间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融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年龄的增大,全身的组织都会受到影响,在脊椎中,由于退化作用,椎间盘纤维环结构会变弱,椎关节强硬便是脊椎结构退化而导致功能丧失的一种脊椎骨关节炎。由于脊椎承载了人体大部分的运动,所以运动会刺激纤维环和脊椎面小关节中的疼痛纤维。当椎间盘高度退化性滑落时,会导致脊椎狭窄,从而压迫神经根导致脊椎根疼痛,运动会加剧疼痛,并进一步压缩神经根和伤害神经系统。在恶化过程中,椎间盘将变得突出,或产生内部磨损和慢性疼痛。
因此需要研究出损伤性最小的用于缓解这类病痛的疗法。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融合器将两个或多个邻近的脊椎体分离,从而使由脊椎狭窄和关节面疾病一类的因素引发的病症得以缓解。常用的融合器有塞入式或旋入式,还有可以填充骨骼和诱导骨骼生长的诱导物质的骨笼和其它结构,所有上述物质植入在邻近的脊椎体之间,从而将脊椎体撑开或将相邻的脊椎体融合在一起,以消除相关疼痛。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380103906.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可扩张的设备用于椎骨内脊椎稳定的系统和方法,但并未公开所述可扩张设备的结构,且这种输送方法和输送设备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而且操作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植入操作起来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脊骨、韧带等组织的完整,并减小治疗造成的伤害的一种脊椎融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滑动,且植入操作起来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脊骨、韧带等组织的完整,并减小治疗造成的伤害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可变形单元和扣锁定位机构构成;可变形单元由若干个支撑体和若干个可变形部件构成,支撑体的个数为可变形部件个数的二倍;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在可变形部件的两端;可变形部件具有弹性结构、通过可变形部件两端的支撑体的端面受力变形而向外撑开;由一个可变形部件连接二个支撑体构成单节可变形单元;或者由若干个单节可变形单元串联,构成多节结构的可变形单元;由扣锁定位机构与单节可变形单元固定连接,构成单节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或者由扣锁定位机构与节结构的可变形单元固定连接,构成多节带扣锁的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
实际应用中,将可变形单元放入两个相邻的脊椎椎体间,当对两端的支撑体的端面施加压力时,可使可变形部件受压变形、从而向外撑开,最终达到使两个相邻的脊椎椎体撑开的目的。当可变形单元插入脊椎内变形后,扣锁定位机构位于脊椎外,并固定于脊椎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支撑体的数量可以为2~16个的偶数,与支撑体的数量对应,可变形部件的数量可以为1~8个的自然数;每个可变形部件与二个支撑体固定连接,形成单节可变形单元;分别将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可变形单元串联并使所有单节可变形单元的中心线互相重合,形成具有2节、3节、4节、5节、6节、7节或8节结构的可变形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可变形部件可以为整体结构,其形状为空心圆柱或空心棱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可变形部件可能为分体结构,由两个以上沿支撑体的轴线对称分布的长条状结构构成。当未变形时,由若干个长条状结构围成一个侧面镂空的空心柱体;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减轻融合器的整体重量,且受压变形时,相邻长条状结构之间不会相互交错,以保证最佳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相邻的长条状结构的边缘可以互相接触,并形成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相邻的长条状结构的边缘可以互相隔开,并形成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可变形部件与支撑体的结合处可以设有连接部,可变形部件的中部可以设有弯折部,弯折部的横截面可以比可变形部件的其它部位的横截面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支撑体和可变形部件可以一体成型、形成空心柱体结构;空心柱体结构的两端分别为支撑体,其侧面中部镂空、形成若干条沿空心柱体结构的轴线对称分布的长条状结构,由这些长条状结构构成可变形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支撑体可以由钛、铝、钛合金或铝合金制成;所述可变形部件可以由钛、铝、钛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控制LED照明灯
- 下一篇:铜铝复合导电节能阴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