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兽用B超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5300.8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林;陈青;江斌;崔桂林;蓝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兽用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畜牧业的猪背膘校正功能手持式掌上兽用B超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在兽用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畜牧业动物野外诊断的需求,兽用超声领域正在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因此,设计了便携及手持式掌上兽用B超诊断装置。目前上市的此类兽用超声诊断装置由于存储容量有限以及微处理器计算控制能力有限,只具有牛、马、羊、狗、猫、猪等动物的孕龄测算以及面积周长测量。但都不具有猪背膘厚校正功能。对于专业的种猪场,对猪必须知道它的百公斤背膘校正厚度,才能便于选育优良品种。用户如需掌握猪的百公斤背膘校正厚度,往往只能用现有的兽用超声诊断装置中的距离测量方法,实测出猪的背膘厚,然后人工查表,根据猪的不同品系人工计算出百公斤校正的猪背膘厚,又繁琐、又容易出错、又费工、又费时,给用户操作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自动的校正猪背膘厚的手持式兽用B超诊断装置。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兽用B超诊断装置,包括机壳和主板,与主板连接的显示屏、供电电源、键盘、鼠标、探头,所述主板安装有控制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FPGA);所述主板上还装置有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的视频输出接口、鼠标接口、键盘接口、探头接口、SD卡接口、内部存储器、探头驱动电路、发射电路、接收前置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并输出连接于显示屏和视屏输出接口;所述探头、鼠标及键盘通过各自的接口和主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部存储器分为帧存储器和图表存储器,帧存储器存放图像信息,图表存储器存放图像以外的所有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板和键盘设置在同一机壳内,供电电源装在机壳的后端,显示屏装置于机壳的前端,显示屏与主板之间装有一铝制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方便的配合兽医在各种不同的现场对各种动物进行疾病诊断及各种参数的测量,并带有世界上各种猪品种背膘校正的计算功能,改变了原来的由人工查资料及参数并由人工通过复杂的运算出猪背膘校正厚,使操作变为极为方便,且运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和图像一起可永久保存;同时体积小,重量轻,极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处理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了一种具有猪背膘校正功能手持式兽用B超诊断装置,它的存储容量可达到几G,能够存储世界各猪种校正背膘厚所需的参数,在系统的控制和系统的计算中,采用了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内核作为系统的控制和计算,弃用了传统的用微处理器即(CPU)作为系统的在控制器与计算器,使得整机的控制能力及运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装置器实现了快速自动的猪背膘厚百公斤校正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提供的具有背膘校正功能手持式掌上兽用B超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是手持式便携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主板,显示屏、供电电源、键盘、鼠标、探头。视频输出接口、鼠标接口、探头接口、SD存储卡接口、帧存储器、图表存储器、探头驱动电路、发射电路、信号前置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电路都装在主机的主板上。而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功能为:系统控制处理器、图像处理器。主机由供电电源供电,主板上的控制处理器FPGA和主板上的鼠标接口、探头接口、、视频输出接口、SD存储卡接口以及主板上的探头驱动电路、接受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图像处理电路连接,并且控制处理器还和显示屏、键盘连接。探头和鼠标通过各自的接口和主板连接,下面就其各部件的功能做一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