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导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5577.0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杨;易少俊;吴桂敏;李鲁俊;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28 | 分类号: | H01H31/28;H01H21/14;H01H2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导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导体,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配合精度低且易于发现故障隐患的开放式隔离开关导体。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主要用来将高压配电装置中需要停电的部分与带电部分可靠地隔离,以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传统的隔离开关导体包括一对可相互嵌合或分离实现分合闸的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为圆柱筒状,动触头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内设可伸缩的滑动导杆,固定座外安装固定梅花形触指。合闸时通过操动机构驱动静触头向动触头移动,滑动导杆相对固定座及触指内缩,使得静触头伸入触指中形成多点接触,实现合闸动作。该种结构的缺点是:零件数量多,配合精度要求高,对生产、调试人员的要求很高;其为封闭式结构,不利于现场观察调试,不易发现故障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合精度低且易于发现故障隐患的开放式隔离开关导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离开关导体,包括静触头部以及与静触头部配合实现分合闸的动触头部,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静触头部包括框形静触头座,该静触头座的两侧内壁设欧姆形触指,在触指与静触头座内壁之间设压缩弹簧,所述静触头座的上下端设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前端向外折弯打开;所述动触头部包括可嵌入触指内的矩形框架式触刀,该触刀的上下端分别通过支架安装有导向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触刀上侧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触刀对中板,该触刀对中板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静触头部固定在静侧绝缘子上,动触头部通过折臂式导电杆固定在动侧绝缘子上,通过操动机构驱动折臂式导电杆展开或叠起实现动触头部与静触头部的分合闸动作。合闸时,动触头部向静触头部移动,触刀的上导向滚轮或下导向滚轮优先接触与其对应的静触头导向板,在导向板的导向下触头撑开并嵌入欧姆形触指内,由压缩弹簧的弹性形变提供合闸压力。触刀上侧的触刀对中板在触刀伸入触指内时,刚好嵌入框架性静触头座内,对触刀的水平方向进行导向对中,避免触指损伤以及单边受力较大造成局部发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导体的静触头部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导体的静触头部侧视图。
图4为图2中沿A-A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导体的动触头部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导体的动触头部触头对中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导体合闸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结构示意图,包括一对绝缘子1、2,一侧的绝缘子1上设静触头部3,另一侧的绝缘子2上通过折臂式导电杆5连接动触头部4。折臂式导电杆5由操动机构驱动展开或折叠收起从而推动动触头部4与静触头部3配合实现分合闸。
图2至图4示出了静触头部3的结构,其包括静触头座31、触指32、导向板33和压缩弹簧34,该静触头座31为框形,其两侧内壁连接有欧姆形张开的触指32,在触指32与静触头座31内壁之间设压缩弹簧34,一对导向板33通过螺栓固定在静触头座31的上下端,且前端向外倾斜呈打开状态。
如图5、6所示,动触头部4包括触刀41、导向滚轮42、支架43和触头对中板44,触刀41为矩形框架式,该触刀4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支架43安装有导向滚轮42,触头对中板44为等腰梯形或两侧带导向边的其他形状,其水平设置在触刀41的上端。
合闸时,如图7所示,动触头部4向静触头部3移动,触刀41的上导向滚轮或下导向滚2优先接触与其对应的静触头导向板33,在导向板33的导向下触刀41撑开并嵌入欧姆形触指32内,由压缩弹簧34的弹性形变提供合闸压力。触刀41上侧的触头对中板44在触刀41伸入触指32内时,刚好嵌入框架性静触头座31内,对触刀41的水平方向进行导向对中,避免触指损伤以及单边受力较大造成局部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