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自适应管道清洗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683.0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苑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苑雪山 |
主分类号: | B04B9/04 | 分类号: | B04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自适应 管道 清洗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道清洗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自适应管道清洗机器人。
技术背景
目前,中央空调风道清洗机器人主要采用毛刷式和直接吸尘的负压式清洗方式。毛刷式由于要扬起灰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但其效率很高,而负压式由于采用了类似吸尘器的直接吸尘方式,没有二次污染,但由于吸尘头的大小有限,因此吸尘头只能比管道的宽度小才能顺利作业,否则受到管道宽度的限制,很容易卡住,因此不能一次将管道的某一面吸干净,需要反复吸尘,如清洗底面时至少要靠左走和靠右走,这样行走两次以上才能覆盖管道的底面。因此直接吸尘的方式效率很低,另外针对不同宽度的管道,要更换不同的尺寸的吸尘头,也造成效率低下。此外在清洗管道侧壁时也需要人工更换吸尘头的位置,造成清洗一根管道的时候至少要来回往返八次,并且要更换吸尘头的位置才能将管道全面清洗一便,工作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中央空调风道清洗机器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吸尘头大小有限,容易卡住和需要反复吸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适应管道壁大小的柔性自适应机器人,采用了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因此能够根据管道的尺寸,自动调节吸尘单元的宽度,可以一次完成管道四壁的清洗工作,
从而可以将吸尘式清洗的效率提高八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管道的清洗尤其是中央空调风道清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是一个可实用的平台,在中央空调管道、烟道清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柔性自适应自动管道清洗机器人,包括车体1、摄像单元2、柔性自适应单元3,所述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分别固定在车体1上,车体后端上侧设有摄像单元2,所述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由固定吸尘头4和柔性吸尘头5组成,固定吸尘头4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及传感器6连接柔性吸尘头5一端,柔性吸尘头可以绕转轴及传感器转动,所述柔性吸尘头另一端轴接导向轮9,所述转轴及传感器6上缠绕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吸尘头4和柔性吸尘头5上;
上述固定吸尘头4中部设有吸尘管接头12,所述吸尘管接头两侧轴接支撑臂11一端,支撑臂11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底座13与支撑臂11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臂11上;
上述底座13与支撑臂11之间设有收紧绳14,所述收紧绳14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收紧绳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臂11上;
上述固定吸尘头4和柔性吸尘头5下侧设置有吸尘壁8,所述吸尘壁8的裙边为折叠式结构或者刷毛结构;
上述固定吸尘头4和柔性吸尘头5底部分别设有支撑轮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图
图中1-车体 2-摄像单元 3-柔性自适应吸尘单元
4-固定吸尘头 5-柔性吸尘头 6-转轴及传感器
7-弹簧 8-弹性吸尘壁 9-导向轮
10-弹簧 11-支撑臂 12-吸尘壁管接头
13-底座 14-收紧绳 15-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四个柔性吸尘单元3固定在车体1上,摄像单元2固定在车体1上,由于这四个柔性吸尘头可以同时工作,便可以在一次通过管道的情况下,完成对管道四壁的全面吸尘清洗工作,而现有的清洗机器人要反复通过管道八次才能清洗完管道四壁的清洗工作,因此采用了该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提高管道清洗效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苑雪山,未经苑雪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除尘下卸料式自动刮刀离心机
- 下一篇:磁性分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