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959.5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蓝徳劭;曹洋;李毅鑫;彭勃;陈孟君;罗仁俊;黄超;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3/06 | 分类号: | H02P23/06;H02M7/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象限 级联 高压 变频器 功率 单元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领域中的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正在为能源紧缺而困扰,我国的能源形势尤其严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节约降耗也就成为国家和企业严重关切的问题。具有理想节能效果和调速性能的高压变频器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高耗能企业的高度关注,变频成为首选的节能产品。
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变频器因其具有以低压方式解决高压电机驱动问题且易于扩展电压等级的特点,同时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使其在高压电机变频调速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压变频驱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相关领域和自身技术发展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均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桥,能量只能单向传递,无法应用于需四象限运行的变负荷拖动系统中,限制了高压变频器的应用,也导致了电网电流谐波污染严重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变频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量可以双向传递,可以应用于需四象限运行的变负荷拖动系统中的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开关量检测部分、模拟量检测部分、数字化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采用“DSP+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方式,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整个装置的电路核心,DSP芯片、开关量检测部分、数字化电路、IGBT驱动电路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模拟量检测部分与数字化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可采用“DSP+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方式,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选择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复杂可编程器件芯片、微控制器芯片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中的一种。
所述开关量检测部分由光耦隔离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组成。
所述模拟量检测部分主要由差分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构成,模拟量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经过数字化电路处理后送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IGBT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逻辑控制器、电路保护、光电隔离模块和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对整流和逆变两个部分IGBT的驱动。
所述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通过光纤和高压变频器主控板通讯。
所述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采用适合各功率单元的通用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变频器的控制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DSP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其硬件本身就非常适合复杂的电动机控制和大量多阶复杂运算。
2、模拟量检测结果通过数字化电路送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处理方式,提高了高压变频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了模拟量测量的准确性。
3、IGBT驱动电路除驱动IGBT之外,还可对IGBT进行过压、欠压等保护。
4、本装置与高压变频器主控制器之间是通过光纤通信,光纤通讯减少远距离传输干扰,隔离高压,抗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的结构分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A1-An、B1-Bn、C1-Cn的分布结构。
如图2所示,一种四象限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测控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开关量检测部分、模拟量检测部分、数字化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采用“DSP+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方式,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整个装置的电路核心,DSP芯片、开关量检测部分、数字化电路、IGBT驱动电路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模拟量检测部分与数字化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驱后舵式脚踏车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转向泵的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