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7187.7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9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喜;卞一丁;张俊国;钱旺;李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滴灌 过滤 施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装备领域,特别涉及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滴灌系统的首部通常由水泵、控制设备、施肥装置、水质过滤系统、测量和保护设备等组成,其作用是从水源抽水加压,施入肥料液,经过滤后按时按量送进管网。目前,滴灌系统首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滴灌系统首部各组成部分出厂为散件,采用现场安装,造成连接随意性很大,排放混乱,固定不可靠,由于滴灌系统建设地在大田,安装时质量大的组件需要吊装,这给现场安装的工作造成很大难度,结果是成本增加,现场安装周期长,安装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滴灌首部的各组成部分安装和固定可靠,降低现场安装的工作难度和安装成本,缩短安装周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
本实用新型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包括离心式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排污罐、施肥罐、底板、蝶阀、进水三通、排污三通、出水三通、球阀、进水管、联接法兰、弯头管路和软管。离心式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排污罐、施肥罐相互联接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在离心式过滤器下部安装着排污罐,施肥罐处于排污罐和网式过滤器之间,两个网式过滤器通过进水三通、排污三通和出水三通实现进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的并联汇总,蝶阀安装在弯头管路和进水三通之间,施肥罐上的两个接口通过软管联接球阀分别与弯头管路和进水三通相同。进水三通和排污三通有一个汇总水口,两个分支水口,两个分支水口均匀地分布在以汇总水口为中心的等径圆周上。出水三通有一个汇总出水口,两个分支进水口,汇总出水口有弯头和联接法兰,两个分支进水口对称分布在出水三通对称中心平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将全部过滤施肥组件组装固定在一个底板上,在现场只需将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的进水管联接水源接口,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的出水三通的汇总出水口联接滴灌管网的进水接口,其有益的效果是减少了现场安装的工作量,降低了现场安装的工作难度和安装成本,同时又保证了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三通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三通三维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污三通主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污三通三维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水三通主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出水三通三维视图
图中1.离心式过滤器,2.网式过滤器,3.排污罐,4.施肥罐,5.底板,6.蝶阀,7.进水三通,8.排污三通,9.出水三通,10.球阀,11.进水管,12.联接法兰,13.弯头管路,1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如附图1~3所示,包括离心式过滤器1、网式过滤器2、排污罐3、施肥罐4、底板5、蝶阀6、进水三通7、排污三通8、出水三通9、球阀10、进水管11、联接法兰12、弯头管路13和软管14。离心式过滤器1、网式过滤器2、排污罐3、施肥罐4相互联接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在离心式过滤器1下部安装着排污罐3,施肥罐4处于排污罐3和网式过滤器2之间,两个网式过滤器2通过进水三通7、排污三通8和出水三通9实现进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的并联汇总,蝶阀6安装在弯头管路13和进水三通7之间,施肥罐4上的两个接口通过软管14联接球阀10分别与弯头管路13和进水三通7相同。如附图4~7所示,进水三通7和排污三通8有一个汇总水口,两个分支 水口,两个分支水口均匀地分布在以汇总水口为中心的等径圆周上。如附图8、9所示,出水三通9有一个汇总出水口,两个分支进水口,汇总出水口有弯头和联接法兰12,两个分支进水口对称分布在出水三通对称中心平面的两侧。在现场安装时,将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的进水管11联接水源接口,复式滴灌过滤施肥设备的出水三通9的汇总出水口联接滴灌管网的进水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