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及连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7667.3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密军;刘立明;王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通康达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02 | 分类号: | H01H45/02;H01H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10004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固定 装置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领域,如应用在铁路信号电源屏以对铁路信号的用电设备进行电力控制。目前,交流接触器的安装方式为:用螺杆穿过交流接触器的固定孔将其固定在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板或导轨上,对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和辅触头进行导线连接后再对交流接触器进行固定。当更换发生故障的交流接触器时,需要首先拆掉连接主触头和辅触头的导线,并将交流接触器从导轨或金属板上拆下以安装新的交流接触器,再将拆掉的导线重新连接至新的交流接触器,还要对交流接触器连接导线的正确性以及紧固性进行检查。由于交流接触器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是固定的,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交流接触器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容易出现接线错误,造成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方便的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的连接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包括:
绝缘底座;
多个设置在绝缘底座正面的插座;以及
多个设置在绝缘底座背面且与各插座对应导通的插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绝缘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各插座及对应的插接头的通孔,各插座与对应的插接头在对应的通孔内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插接头延伸出对应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插座包括金属片,金属片包括两接触端,金属片的两接触端相向向下弯曲后相接触以形成各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绝缘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外部器件的固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插接头为金属螺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连接系统,包括:
支架;
交流接触器,安装在支架的外侧,支架上设有供交流接触器的导线穿过的穿线孔;
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安装在支架的内侧,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包括绝缘底座、多个设置在绝缘底座正面的插座以及多个设置在绝缘底座背面且与各插座对应导通的插接头,各插接头用于插入待接设备以与待接设备电连接;
焊接件,安装在支架的内侧,位于支架与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之间,焊接件与支架相邻的一面设有多个焊接头,用于焊接穿过支架的导线,焊接件的背面设有多个与各焊接头对应导通的插头,各插头用于可插拔地对应插入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的各插座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穿线孔包括用于穿过交流接触器的主导线的一端的穿线孔以及用于穿过交流接触器的辅助导线的一端的穿线孔,其中,主导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辅助导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焊接件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用于将支架安装在待接设备上的第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连接系统通过在绝缘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对应导通的插座和插接头,使用时可使插接头固定连接在待接设备上,通过将焊接件插入插座中可实现交流接触器与待接设备的电连接,避免了现场进行导线焊接,更换时也可直接拔出,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图2均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焊接件安装在支架上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通康达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通康达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床水质检测站门桥
- 下一篇:LED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