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N型硅片的背接触式HIT太阳能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7672.4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天;徐振华;刘鹏;姜言森;李玉花;程亮;王兆光;张春艳;任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72 | 分类号: | H01L31/07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硅片 接触 hit 太阳能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型硅片的背接触式HIT太阳能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产业的迅速发展需求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光电转化效率高的产业化技术来降低发电成本,达到与市电同价或低于市电电价的目标。
当前常规晶硅电池随着产业化的发展,转换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常规晶硅电池的本身技术特点限制了其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难以达到市电同价的目标。业界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HIT电池等。同时新的技术,如激光技术、LIP技术、光刻技术等的出现也为太阳能电池进一步的转换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可能。
目前在各种高效太阳电池中,背接触电池和HIT电池是极为有效地解决方案。背接触电池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利用率,使得效率有了巨大提升。但是其多采用了激光技术,成本较高且产能较小。HIT电池减少了电池厚度且效率较常规晶硅电池有了提高,但其仍在电池正面印刷银电极,遮光率的问题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N型硅片的背接触式HIT太阳能电池结构,该结构不会出现晶硅太阳能电池光致衰减现象;太阳光在电池内传播光程更长,电池较常规晶硅太阳电池厚度大大减薄;电极全部印刷在电池背面,即避免了常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遮光的问题,又降低了对电极印刷精度和高宽比的要求,可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N型硅片的背接触式HIT太阳能电池结构,在制绒后的N型硅片正表面有一层高浓度N+型非晶硅薄膜和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N型硅片背表面分为N型区域和P型区域,其中N型区域为N型硅片基体;P型区域基底为N型硅片,N型硅片上依次为一层本征非晶硅薄层和一层P型非晶硅薄层,在N型区域和P型区域表面覆盖一层SiO2薄层;在背表面的N型区域和P型区域分别印刷导电浆料作为N区电极和P区电极。
N型硅片正表面的一层高浓度N+型非晶硅薄膜,膜厚度范围为1~50000nm。
N型硅片正表面的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厚度为75~85nm,折射率为2.0~2.2。
N型硅片背表面P型区域的一层本征非晶硅薄层,膜厚度范围为1~50000nm;一层P型非晶硅薄层,膜厚度范围为1~50000nm。
在N型硅片背面N型区域和P型区域上的一层SiO2薄层作为背面钝化层,SiO2薄层厚度在1~50000nm。
在N型硅片背表面的N型区域和P型区域分别丝网印刷导电浆料作为电极,N型区域上采用的电极印刷材料为银浆;P型区域上采用的电极印刷材料为银浆、银铝浆,或者是类似常规太阳能电池背面银铝相接的结构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N型硅片的背接触式HIT太阳能电池结构,在制绒后的N型硅片正表面沉积一层高浓度N+型非晶硅薄膜;在背表面依次沉积一层本征非晶硅薄层和一层P型非晶硅薄层;在硅片背表面采用丝网印刷烧结方式沉积SiO2作为掩膜,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把SiO2浆料印刷在硅片背面,烧结形成掩膜的方法使掩膜形状更精准和易控;在硅片正表面生长氮化硅减反射层;使用强碱溶液腐蚀背表面掩膜未遮档区域直至露出N型硅基体;使用HF酸腐蚀掉SiO2掩膜以露出P型非晶硅;在硅片背面沉积一层SiO2薄层作为背面钝化层和反射面;在背表面的N型区域和P型区域分别丝网印刷导电浆料经烧结作为N区电极和P区电极。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不会出现晶硅太阳能电池光致衰减现象;太阳光在电池内传播光程更长,电池较常规晶硅太阳电池厚度大大减薄;电极全部印刷在电池背面,即避免了常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遮光的问题,又降低了对电极印刷精度和高宽比的要求;在组件生产中使用本电池可减少焊接工序,节约焊带,降低组件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将常规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结合,方法简单,能够迅速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中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电池背面的掩膜区域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背面电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