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7944.0 | 申请日: | 201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生;薛伟鹏;薛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红生 |
主分类号: | F24B1/189 | 分类号: | F24B1/189;F24B1/197;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40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节能 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炉,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
背景技术
火炕又简称炕,或称大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它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炕面散发热量,使室内保持较高温度。但是其热源都是燃柴灶头或者火炕。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利用现代燃煤炉作火炕热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向火炕供热的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包括由炉面、炉壁和底板围成的炉体,炉面上开设有炉口,炉壁上接有排烟口,底板上固装有炉膛,炉膛底部安装有炉箅,炉箅下方设有储灰箱,炉堂外周与炉面、底板及炉壁之间为与排烟口连通的排烟散热空间,炉壁还接有直径大于排烟口与排烟散热空间连通的过炕供热口。如此设计,排烟散热空间的引入及直径大于排烟口的过炕供热口,既能保障炉子产生的烟气从排烟口正常排出,又能保证炉子产生的热量顺利通过过炕供热口进行采暖循环,即当炉温低、烟量大时,烟气主要通过排烟口排出;当炉温高、烟量少,热量大时,热烟气主要通过过炕供热口;从而实现自动过炕供暖的目的。非常适合向火炕自动供暖。
作为优化,所述过炕供热口的直径为排烟口直径的1.2-2倍。如此设计,能保障过炕采暖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炉膛采用上小下大设计,有利于延长燃烧时间,提高燃料利用率。
作为优化,所述炉膛上部外周竖向套置有一环形炉口套,环形炉口套顶部高于炉膛上部开口,炉膛外周与炉壁之间及环形炉口套之间均封填耐火保温材料,环形炉口套外周与炉壁及炉面之间为连通排烟口与过炕供热口的排烟散热 空间。如此设计,既可防止煤块滚入排烟散热空间和炉膛与环形炉口套之间的空隙中,又可保障气流正常流通。同时还有利于保持炉温,保证燃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
作为优化,所述炉面开设的炉口上配装有炉圈和炉盖,可有效减少煤灰对室内的污染,并提高过炕供热口引风能力;所述储灰箱内配装有灰斗,不仅方便清灰操作,而且可减少灰粉污染室内环境;所述过炕供热口和排烟口均装配有手控阀,当炉温低烟气大时,可以通过操作手控阀,关闭过炕供热口,打开排烟口,使烟气全部直接排走,随着炉温慢慢升高,可慢慢打开过炕供热口手控阀,逐步关闭排烟口手控阀,直至过炕供热口手控阀全部打开,而排烟口手控阀全部关闭;过炕供热口连接火炕进风口,烟囱通过三通连通火炕排风口和排烟口。
作为优化,所述过炕供热口和排烟口装配的手控阀为插扳阀,该结构形式的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容易出故障。
作为优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具有既能保证排烟需要,又能保障过炕采暖强度,并且还能够在排烟与采暖之间进行自动调节,非常适合过炕采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过炕节能取暖炉包括由炉面1、炉壁2和底板3围成的炉体4,炉面1上开设有炉口,炉口上配装有炉圈5和炉盖6,炉壁2上接有排烟口7,底板3上固装有炉膛8,炉膛8底部安装有炉箅9,炉箅9下方设有储灰箱10,储灰箱10内配装有灰斗11,所述炉膛8采用上小下大设计,所述炉膛8上部外周竖向套置有一环形炉口套12,环形炉口套12顶部 高于炉膛上部开口,炉膛8下部外周与炉壁2之间以及炉膛8上部外周与环形炉口套12之间均封填耐火保温材料13,环形炉口套12外周与炉壁2及炉面1之间形成连通排烟口7的排烟散热空间14,炉壁2还接有直径大于排烟口7与排烟散热空间14连通的过炕供热口15,所述过炕供热口15的直径为排烟口7直径的1.5倍,所述过炕供热口15和排烟口7上各装配有一插扳式手控阀16、20。
如图3所示,所述过炕供热口15连接火炕17的进风口,烟囱18通过三通连通火炕排风口19和排烟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红生,未经薛红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