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8104.6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闫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美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F7/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刘曾剑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健康 全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身热疗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亚健康的全身热疗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肌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其一,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其二,头脑不清爽,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耳鸣、咽喉异物感;其三,睡眠不良,心懦气短,手足麻木感;其四,早晨起床有不快感,胸闷不适,颈肩僵硬,心烦意乱等等。
目前治疗“亚健康”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调节,而没有相应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相应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亚健康的全身热疗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包括热疗舱、热疗床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热疗舱的内部具有容纳患者的热疗空间,所述热疗舱内还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红外辐射板,所述红外辐射板的正面朝向所述热疗空间,
较好地,所述红外辐射板设置在所述热疗空间的上方、前方和后方。
较好地,所述红外辐射板的正面与散热网板相对,背面与聚集热能的盖板相对。
较好地,所述红外辐射板所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为760nm~20000nm。
较好地,所述热疗空间内的温度不高于39.6℃。
通过近50年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验证明,体温降低1度,免役力会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1度,免役力会增加5~6倍。本实用新型的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通过红外线辐射对人体进行加热,使人体深部温度与表面温度都升到39.6℃以内的高温,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进新陈代谢、消炎及缓解疼痛,对常见的“亚健康”症状(如疲劳、体寒、失眠、疲劳头晕、麻酸等)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4的C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热疗舱的一种亚健康全身热疗系统。该全身热疗系统由热疗舱1、热疗床2以及未示出的控制系统等组成,热疗舱1的内部具有容纳患者的热疗空间4,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集成在热疗舱1内,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控制柜。热疗床2与热疗舱1之间设置有平移引导机构3,热疗床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脚轮21,通过平移引导机构3的引导,热疗床2可沿热疗舱1的热疗空间4纵向水平移动,热疗床2的起止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使用时,患者平躺在热疗床2上,随热疗床2进入热疗舱1内的热疗空间4。
参见图2至图5,热疗舱1内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红外辐射板5,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红外辐射热能,每块红外辐射板5所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为760nm~20000nm。所述热疗空间4的上方、前方和后方均设有所述红外辐射板5,每块红外辐射板5的正面均朝向热疗空间4。每块红外辐射板5的正面与散热网板6相对,使热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临床使用时升温快,节约能源,缩短单次亚健康治疗时间;背面与聚集热能的盖板7相对,可防止因热能散失而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不良后果。临床使用时,所述热疗空间4内的温度一般不高于39.6℃,该温度可通过控制系统的感应和控制红外辐射板5的辐射时间来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美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美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8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