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8625.1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华;陈丽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4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11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经过高频淬火和回火后由拉料机带动送入卷取机8卷取;现有技术的拉料机(如图1所示),其由双滚轮7对钢带6进行拉料,此法的缺点为压力不好控制,容易使钢带变形,经常出现打滑、速度变化、造成硬度不均匀、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好的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张力辊1、右张力辊2、左齿轮3、右齿轮4、电机5;所述的左张力辊1与左齿轮3相连接,所述的右张力辊2与右齿轮4相连接;所述的左齿轮3与右齿轮4相啮合,且右齿轮4的位置低于左齿轮3的位置;所述的左齿轮3与电机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左张力辊与右张力辊形成“S”形;采用“S”形结构的张力辊,可防止钢带变形;钢带与张力辊的辊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形成张力,使钢带成绷紧状态,也使钢带卷取时钢带层与层之间紧密,不会出现跑偏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好的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钢带张力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张力辊1、右张力辊2、左齿轮3、右齿轮4、电机5;所述的左张力辊1与左齿轮3相连接,所述的右张力辊2与右齿轮4相连接;所述的左齿轮3与右齿轮4相啮合,且右齿轮4的位置低于左齿轮3的位置;所述的左齿轮3与电机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左张力辊1与右张力辊2形成“S”形;采用“S”形结构的张力辊,可防止钢带6变形;钢带6与张力辊的辊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形成张力,使钢带6成绷紧状态,也使钢带6卷取时钢带层与层之间紧密,不会出现跑偏现象。
工作时,高频淬火后的钢带6穿过右张力辊2,绕过左张力辊1送入卷取机卷取;钢带6与左张力辊1与右张力辊2的辊面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拉动钢带6;由于卷取机8的拉力作用,使钢带6与左张力辊1与右张力辊2的摩擦力增大,使左张力辊1与右张力辊2形成“S”形与卷取机8之间形成张力;从而使钢带6成绷紧状态,也使钢带6卷取时钢带层与层之间紧密,不会出现跑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8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碳钢丝冷拉拔用压力模盒
- 下一篇:一种轴承箱切水板衬垫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