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接口式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9424.3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伍海英;黄平;贺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三层 共挤膜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袋,特别指一种双接口式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
背景技术
输液要求无菌,输液全过程为封闭式状态,以避免空气污染。然而目前大多输液用袋采用单口管聚丙烯单接口,在灌装、加药和输液过程中均通过同一口管,同一密封盖,口径大、灌装时污染机会大;加药和输注同管,加药时输注点暴露在空气中,已被污染、不均匀的药物浓度过高,直接进入患者体内,损害极大;单管单塞插输注射时空气、细菌、病毒容易在已污染的输注点进入药液中;而且塑料拉环,使用时容易拉断拉坏,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双接口式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袋体、接口和聚丙烯组合盖的输液用袋,其中接口包括与袋体热合焊接成一体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两根口管,聚丙烯组合盖分别设置在两口管的上端;
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盖包括外盖和聚丙烯内盖,外盖上设置有易折帽,外盖与聚丙烯内盖之间设置有对应易折帽的异戊二烯垫片,且两聚丙烯组合盖与两口管分别构成输液用袋的加药管或输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输液管和加药管分开,方便临床用药,而且输液管和加药管口径小、灌装时减少了污染机会。双口管在同一基座上与多层共挤输液用膜的焊接也容易;加药管和输液管分开,做到了专口专用,加药时输注口没有暴露在空气中,避免二次污染;组合盖采用易折帽,使用时方便开启,便于护理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聚丙烯组合盖与接口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可知,包括袋体7、接口6和聚丙烯组合盖5,其中接口6包括与袋体7热合焊接成一体的基座9和设置在基座9上的两根口管8,聚丙烯组合盖5分别设置在两口管8的上端;
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盖5包括外盖2和聚丙烯内盖4,外盖2上设置有易折帽1,外盖2与聚丙烯内盖4之间设置有对应易折帽1的异戊二烯垫片3,且两聚丙烯组合盖5与两口管8分别构成输液用袋的加药管或输液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体7由三层结构共挤输液用膜热压成型。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盖5与口管8热合焊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本实用新型包括多层共挤输液用袋袋体7、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6和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5,袋体7与聚丙烯组合盖5及接口6之间采用热合焊接的方式连接。接口6由上端分开的两个口管8和下端一个整体的基座9组成。聚丙烯组合盖5由带单一易折帽1的外盖2、异戊二烯垫片3和聚丙烯内盖4组成。
本实用新型将三层共挤输液用膜与接口6的基座9采用热合的方式一次焊接成三层共挤输液用袋的主体,包含聚丙烯接口6和袋体7。将两个聚丙烯组合盖5分别焊接在聚丙烯接口6的两个口管8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具消毒柜
- 下一篇:易折式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