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9669.6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峭壁 基部 绿化带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种植带,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
背景技术
石矿的开采,常伴随着环境的破坏,树木、植被的损毁,由于石矿开采过后,会在开采地形成峭壁,峭壁及其基部全都是石头,无任何土壤,非常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使得生活环境被严重破坏,影响生态平衡;这些场地如果不通过人为地改造,需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回复原样,也许永远都无法复原,造成这些区域由于无植被,水土大量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快速恢复石场植被的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包括地基,其中所述的地基上分布有立柱,在立柱外围的地基上填充有土壤层,在立柱上端面上分布有面板,面板两侧的土壤层形成种植区。
上述的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中,所述的立柱的高度a为30~70cm,所述的土壤层厚度b为20~60cm。
上述的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中,所述的面板之间的间隙c为5~8mm。
上述的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中,所述的面板与土壤层的坡度i均为1~5%。
上述的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中,所述的种植区的宽度为20~50c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峭壁基部的地基上设置立柱,并在立柱外围设置土壤层以及在立柱上端面设置用于供人行走的面板,使得面板两边形成种植区,在种植区内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人们可以行走在面板上,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一步地,将面板及土壤层都设置一定坡度,可以实现自然排水,使多余的积水可以快速地排出;在面板之间设置缝隙,可以使面板上的积水快速地下渗,同时可以供土壤层通气,保证土壤层上植物的生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地基1、立柱2、土壤层3、面板4、种植区5、间隙6。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峭壁基部绿化带构造,包括地基1,地基1两侧均为峭壁,峭壁也可以单独位于地基1的一侧,在地基1上分布有立柱2,立柱2的高度a为30~70cm,立柱采用截面为240~360mm*240~360mm的方柱,方便固定,在立柱2外围的地基1上填充有土壤层3,土壤层3的厚度b为20~60cm,在立柱2上端面上分布有面板4,面板4可采用宽度为800~1000mm*800~1000mm,厚度为80-100的预制混凝土板或采用宽度为800~1000mm*800~1000mm,厚度为30~50mm的石板;在面板4与土壤层3表面之间形成10~20cm的间隙6,既方便透气,又可以使植物在面板4下面的土壤层3中生长;为了方便排水及土壤通气,在面板4之间预留有5~8mm的间隙;面板4两侧与峭壁之间的土壤层3形成种植区5,种植区5的宽度为20~50cm,面板4与土壤层3的坡度i均为1~5%,可以方便排水。
具体实施时,选择峭壁基部较为平缓区域,填充种植土形成土壤层3,然后在土壤层3上根据需要插入立柱2,立柱2周围的土壤需要压实用于固定立柱2,然后在立柱2上端面铺设面板4,在面板4两侧的土壤层3上,即可种植各种植物,如小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花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充电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锅炉用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