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0222.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紫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锦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热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属于采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暖行业中,采用发热电缆、电热膜、碳纤维等材料的电热地暖均会出现温度叠加效应。温度叠加效应即在产品上覆盖物品,产品温度会不断升高,直至覆盖物燃烧。近年来,国内外在地暖系统开始采用PTC材料作为发热材料,但PTC材料通常采用PE或偏氟乙烯等材料单组份作为基材的,由于都是单组份基材,这样PTC材料的发热温度就由单组份的耐受温度决定,因此一般都在65℃以上,这样就容易产生地板变形的危险;而且这些组分柔韧性不佳使得制得的产品的硬度较大,不易于安装;同时由于这些PTC材料都使用220V的常规电压,有触电的危险,不能使用于潮湿的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该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能极大地简化现有电热地暖的安装步骤,能自动限制过高的温度,热能传递快且温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片状电热元件嵌于隔热层中,隔热层上覆盖表面装饰层,所述的若干片状电热元件的电极并联在外接导线上,外接导线连接变压装置,变压装置后连接温控装置。
所述的片状电热元件采用高分子PTC材料或陶瓷PTC材料制成。
所述的片状电热元件通过镶嵌、粘接、卡扣方式固定在隔热层上。
所述的隔热层采用绝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片状电热元件嵌于隔热层中,隔热层上覆盖表面装饰层,所述的若干片状电热元件的电极并联在外接导线上,外接导线连接变压装置,变压装置后连接温控装置。该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能极大地简化现有电热地暖的安装步骤,能自动限制过高的温度,热能传递快且温度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采用自控温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来实现对地面和室内的加热,加热的温度始终限制在设定的温度上,使得自控温发热元件能够接对上面的地面材料和空气进行供热,同时采用了变压装置而使用安全电压,这样就减少了触电现象的发生,而且由于电压可以使用直流电压这样也就减少了电磁辐射,因此采用这种自控温地暖对人体无害。且这种自控温地暖中自控温发热元件直接设置在地面材料下面,热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电热元件电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电热元件,2、表面装饰层,3、隔热层,4、变压装置,5、温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自控温电热地暖装置截面示意图,片状电热元件1镶嵌于隔热层3中,隔热层3上覆盖表面装饰层2。隔热层3采用绝热材料制成。隔热层3可防止热量从底部散发出去,保证大部分热量向上汇聚,增强取暖的效果。
电热元件1采用高分子PTC材料制成,其内部相当于若干并联的热敏电阻组成。电热元件1的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会降低,使得产品的温度得以恒定, 减少了温控装置的使用频率,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每个状电热元件1的电极并联在外接导线上,外接导线连接变压装置4,变压装置4后连接温控装置5后连接插头。通过若干个电热元件1布满整个地面,接通电源后,自控温发热元件开始工作,对上面的地面材料和空间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锦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锦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雷插座用的防雷模块
- 下一篇:穿针引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