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心包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0856.6 | 申请日: | 201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娟;刘捷;孙淑芹;史海荣;崔绍华;张爱华;韩凤君;王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娟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心包 引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心包引流装置,属医疗器械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在的医疗卫生行业所使用的心包引流装置,基本应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为单通路装置。常规心包穿刺引流24小时后,需要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地塞米松,防止心包粘连。而单腔引流管为达到这一作用,需先分离引流袋,再接注射器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再接引流袋,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心包引流装置不能同时满足引流和注入药物的两种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心包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心包引流装置,在引流管(1)上靠近末端开口(2)的一端连接一个“Y”型分支(3),“Y”型分支(3)的末端连接肝素帽(4),在“Y”型分支(3)和末端开口(2)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有开关(5)。
为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Y”型分支(3)连接在离末端开口(2)约4cm处,“Y”型分支(3)长度约为3cm,材质比原中心静脉穿刺导管(1)的材质稍硬一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该引流管不仅能达到引流的作用,而且能在不分离引流袋的基础上注入药物进行心包腔内冲洗,减少了医生反复换管的操作,同时减少了病人感染的机率,使引流更通畅彻底,有利于病人早日拔管康复。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末端开口,3-“Y”型分支,4-肝素帽,5-开关。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为:在距引流管(1)的末端开口(2)约4cm处连接一个“Y”型分支(3),“Y”型分支(3)的长度为2cm左右,材质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的材质稍硬一些,末端连接肝素帽(4),在“Y”型分支(3)和末端开口(2)之间的引流管(1)上设有开关(5),用于注入药物后暂夹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
具体操作方法:如果病人行心包引流,24小时后需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药物冲洗时,先夹闭引流通道,再可以将肝素帽拧下连接注射器,或者消毒肝素帽后将针头直接插入肝素帽内,进行心包腔内冲洗,冲洗结束夹管一段时间后开放引流通路,保证引流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娟,未经王玉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胃管和吸氧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无菌气管套管试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