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1504.2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锋;韩金乾;胡英标;邹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光华气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选机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普通广泛应用于各种管路控制中,为人们所常见和熟悉。但现有电磁阀均存在部件多、结构复杂的不足和缺陷,更为主要的是,现有普通电磁阀的动铁芯行程长,从而导致动作速度慢,且结构不紧凑的问题,不利于设备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故对现有电磁阀结构进行有效改良,实有必要和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部件少、反应速度快的高速电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静铁芯,静铁芯一端设有进气口接头,静铁芯外围设有线架,线架上设有线圈;阀体一端通过阀盖连接有出气口接头;所述阀盖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静铁芯另一端与阀盖之间设有动铁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线架一端与动铁芯片之间固定设有导磁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接头与静铁芯之间设有过滤网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静铁芯一端与阀盖之间设有动铁芯片,动铁芯片行程较短。这样设置不但有效加快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速度,而且有效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气口接头;2、O型密封圈;3、过滤网片;4、静铁芯;
5、线架;6、线圈;7、阀体;8、压紧垫片;
9、导磁板;10、动铁芯片;11、阀盖;12、出气口接头;
13、出气孔;14、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电磁阀,包括阀体7,阀体7一般采用钢结构,也即本实用新型外部主体结构。
所述阀体7内设有静铁芯4,静铁芯4一端设有进气口接头1。
所述进气口接头1与静铁芯4之间设有过滤网片3。过滤网片3用于过滤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保证本实用新型在较为洁净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有效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外,在过滤网片3与进气口接头1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2,起密封作用。
所述阀体7一端通过阀盖11连接有出气口接头12,所述阀盖11与阀体7一般通过螺纹连接,且阀盖11与阀体7设有O型密封圈2,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
所述静铁芯4外围设有线架5,线架5上设有线圈6,线圈6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14,用于连接电源。
所述阀盖11上设有若干出气孔13,所述静铁芯4与阀盖11之间设有动铁芯片10,本实用新型中,静铁芯4与阀盖11的距离稍大于动铁芯片10的厚度。即本实用新型中,动铁芯片10的行程较短。出气孔13的位置与动铁芯片10的位置对应。
所述线架5一端与动铁芯片10之间固定设有导磁板9。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中,导磁板9外端卡设于阀体7与阀盖11之间,导磁板9内端位于线架5与动铁芯片10之间,起导磁作用。另外,导磁板9处还设有压紧垫片8和O型密封圈2,起压紧和密封作用。
工作原理:气体经进气口接头1,后经过滤网片3进入本实用新型,起时,动铁芯片10与出气孔13密封,本实用新型关闭,气体无法从出气孔13经出气口接头12排出本实用新型外;当需打开本实用新型时,电源插头14接通电源,线圈6通电,产生电磁场,通过电磁场拉动动铁芯片10从出气孔13处分离,最终动铁芯片10完全脱离出气孔13,气体可顺利从出气孔13经出气口接头12排出本实用新型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静铁芯4一端与阀盖11之间设有动铁芯片10,动铁芯片10行程较短。这样设置不但有效加快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速度,而且有效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光华气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光华气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