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1590.7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坤;张智勇;冯进玫;刘鑫;王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2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监控 系统 can 总线 智能 适配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AN总线的适配卡。
背景技术
现有的CAN总线与PC机的连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通过一个转换器与PC的串行口连接,该种方式设计简单,但转发数据速度较慢。第二种方法为在PC机的扩展槽里插入一块适配卡,由于使用适配卡交换的数据量较大,适合现在CAN总线的需要,所以为近年来大多使用适配卡的方式。适配卡可以对数据起到转发的作用,即收集CAN总线上各个节点上的数据,转发给上位机,并把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发给各节点,除了数据交换的任务外,还要完成对CAN总线上的用户系统的部分监控、管理工作,故又称为智能适配卡。这种适配卡需要的硬件条件较高,需要较多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目前比较流行的CAN总线器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CAN控制器,如PHILIPS公司的SJA1000等,另一类是带有在片CAN总线的微控制器,如P8XC592等。但是现有的CAN总线器件通信距离不够大、抗干扰能力不够强、并且没有防爆功能,因而不能在矿井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CAN总线器件通信距离不够大、抗干扰能力不够强、并且没有防爆功能,因而不能在矿井下使用的问题,从而提出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包括CAN总线、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CAN控制芯片、第一锁存器、双端口存储器、第二锁存器、PC机扩展槽、EPROM、第三锁存器、双端口RAM控制电路、复位电路和中断申请电路。CAN总线的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接口芯片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第一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PC机扩展槽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PC机扩展槽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双端口RA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RA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和第五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的第六输入输出端与第三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三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的第七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的第八输入输出端连接在复位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上。中断申请电路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C机扩展槽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使用PCA82C251作为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实际的矿井下,安全地安装和使用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的问题,PCA82C251保证了所设计的系统通信距离足够大,且提高了系统的瞬间抗干扰能力,6N136达到了防暴的目的,使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未经黑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