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1609.8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侯洪为;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46;H01R13/52;H01R13/02;H01R13/40;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同轴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成像测井仪器推靠器电机密封在耐高压腔体内,其两根电源线通过两个水密头从高压腔端盖引出。密封腔端盖安装过程中会造成密封腔内的电机引线绞线,容易造成引线与水密头之间脱焊,影响电机正常工作,降低仪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在密封腔盖安装过程中造成密封腔内电机引线绞线、脱焊的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为筒状,所述基体外壁上设置有安装结构;
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套装在所述基体内并与所述基体同轴,所述外导体与所述基体之间设置有外绝缘体;
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套装在所述外导体内并与所述外导体同轴,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之间还设置有内绝缘体。
进一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体一端的螺纹、设置在所述基体另一端的密封凸起及靠近所述螺纹设置的密封槽。
进一步,所述基体、内导体、外导体、外绝缘体及内绝缘体中任意两种物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值不超过10%。
进一步,所述外绝缘体与内绝缘体采用真空注塑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设置的内导体与外导体,并进行绝缘处理,可以使得密封腔盖安装过程中电机引线同轴旋转,从而不会发生绞线,也不会引起脱焊,从而提高电机使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安全可靠,且制作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便于标准化制作,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同轴接插件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体1、外导体2与内导体3。其中,基体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主体,外导体2与内导体3分别用于连接电机4引线、导通电路。
基体1为筒状,包括外壁与内壁,其结构基本为圆管。基体1外壁上设置有安装结构5,用于分别连接电机4密封腔及引线延伸线。
外导体2套装在基体1内并与基体1同轴,外导体2与基体1之间设置有外绝缘体6。外导体2与基体1之间绝缘,外导体2两端分别连接电机4引线及线缆,从而实现电路导通。
内导体3套装在外导体2内并与外导体2同轴,内导体3与外导体2之间还设置有内绝缘体7。内导体3与外导体2之间绝缘,内导体3同样可以实现电路导通,从而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设置的内导体3与外导体2,并进行绝缘处理,可以使得密封腔盖8安装过程中电机4引线同轴旋转,从而不会发生绞线,也不会引起脱焊,从而提高电机4使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结构5包括螺纹51、密封凸起52及密封槽53。螺纹51设置在基体1一端,用于活动连接电机4的密封腔盖8。密封凸起52设置在基体1另一端,用于与橡胶套9配合,防止密封腔外高压液体与插针接触(腔外高压液体有时会是导电的)。密封槽53靠近螺纹51设置,位于螺纹51远离电机4的一侧,可通过在密封槽53内设置密封环54,起到高压密封作用,隔离密封腔内外压力,实现本实用新型与电机腔盖8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密封腔的密封,保护电机4及其引线不会短路、不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基体1、内导体3、外导体2、外绝缘体6及内绝缘体7中任意两种物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值不超过10%。基体、内导体3、外导体2、外绝缘体6及内绝缘体7的热膨胀系数相近,可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各部件之间膨胀相当,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绝缘与密封,可适用于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并不受环境变化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外绝缘体6与内绝缘体7采用真空注塑方式形成。采用该注塑方式形成绝缘体,简单可靠,成型可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安全可靠,且制作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便于标准化制作,有利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