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1817.8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明军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1101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液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液位计。
背景技术
安装在油罐运输车上的液位计,无论采用什么测量方式,都是以测量液位为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液位计大部分只具有测量液位指示功能,或者有的兼有报警功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测量液位指示功能,又有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车载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位计,包括多个溢油探头,每个溢油探头分别设有以下五根线:
电源线、地线、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给车载设备的报警信号线;
其中,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三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依次类推连接至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
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液位计,由于每个溢油探头分别设有电源线、地线、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给车载设备的报警信号线;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三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依次类推连接至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既有测量液位指示功能,又有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液位计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液位计的脉冲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中:S1、S2、S3、…、Sn为无线溢油探头;1、电源线;2、地线;3、信号输入线;4、信号输出线;5、给车载设备的报警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位计,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车载液位计车载液位计,包括多个溢油探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溢油探头分别设有以下五根线:
电源线、地线、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给车载设备的报警信号线;
其中,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第三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连接,依次类推连接至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
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线与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静电溢油报警器可以安装在油库发油设备上。溢油探头可以为无线溢油探头。
安装在油罐运输车上的液位计,无论采用什么测量方式,都是以测量液位为目的。本使用新型的液位计将液位与报警信息同时输出,液位可以通过RS485或其他通讯方式输出。
具体应用中,大部分油罐车在出厂时每个仓安装一个溢油探头,应用本实用新型到任何一座油库拉油,高液位报警时都能起到报警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信号输入为脉冲信号,波形如图2所示,该信号由安装在油库发油设备上的静电溢油报警器发出,先到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端,当没有溢油报警时,第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输出同样的脉冲信号到第二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入端,依次类推可以连接多台台溢油探头,最后一个溢油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输出到静电溢油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
当某个溢油探头报警时,便不再输出信号,后面的探头即使没有报警,因为没有输入信号,当然也不会有输出。静电溢油报警器检测到没有输入信号时就可以判断有溢油探头报警,此时发出紧急停机信号给自控设备停止装油。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位计既有测量液位指示功能,又有报警信号输出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明军,未经范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物线斜拱椭圆形固舌阀及其斜孔塔板
- 下一篇:高强度、高透水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