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2008.9 | 申请日: | 201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学强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14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多用 节煤 快热小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属于采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锅炉。
背景技术
家庭锅炉在农村等无热力供暖系统地区已基本普及,做饭、带土暖气、提供洗浴热水是其基本功能。常见的缺陷有体积庞大、热的慢、循环差、耗煤多、售价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炉型小巧的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由“厂”字形长方体炉壳、装设在炉壳内前部的炉膛、与炉膛后端连通的烟道、与烟道后端连通的竖向烟气箱、包套在烟气箱外的换热箱为主体结构,换热箱与烟气箱二箱间为空腔夹层,炉膛、烟道与炉壳间亦为空腔夹层,各夹层互相连通。炉膛下方装设有炉排,在炉壳前端面开有加煤门、清灰门、灰斗,前二门分别与炉排上、下方的炉膛、灰室相通。与炉膛、烟道分别对应处的炉壳上端面开有大、小孔,在大孔后方至换热箱间的烟道下端面上,自前至后分别连通排布有高、低相间的竖向空腔长方体水盒。烟气箱上端面与烟囱连通,箱内自上至下顺短方向间隔装设有加热管,箱外环绕有热水管,其二端头伸出换热箱上部外。在炉壳前部下底位置连通装设有回水管,后部两边角连装有支腿。换热箱上端面封闭,连通装设有二出水管。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小锅炉结构简单,体型小巧,节煤快热。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烟气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盒装设位置示意图;
图4是换热箱与烟气箱装设位置示意图。
图例:1、出水管,2、热水管,3、换热箱,4、支腿,5、炉壳,6、回水管,7、灰斗,8、清灰门,9、加煤门,10、大孔,11、水盒,12、小孔,13、烟囱,14、加热管,15、烟气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家庭多用节煤快热小锅炉由“厂”字形长方体炉壳5、装设在炉壳5内前部的炉膛、与炉膛后端连通的长方体烟道、与烟道后端连通的竖向空腔长方体烟气箱15、包套在烟气箱15外的换热箱3为主体结构,换热箱3与烟气箱15二箱间为空腔夹层,炉膛、烟道与炉壳5间亦为空腔夹层,各夹层互相连通。炉膛下方装设有炉排,在炉壳5前端面自上至下依次开有加煤门9、清灰门8、灰斗7,前二门分别与炉排上、下方的炉膛、灰室相通,灰斗7为抽屉状。与炉膛、烟道分别对应处的炉壳5上端面开有大、小孔10、12,在大孔10后方至换热箱3间的的烟道下端面上,自前至后分别连通排布有低、高、低、高四道竖向空腔长方体水盒11,其两端分别与前述夹层连通。烟气箱15上端面与烟囱13连通,箱内自上至下顺短方向间隔装设有两排加热管,箱外环绕有铜热水管2,其二端头伸出换热箱3上部外。在炉壳5前部下底位置连通装设有回水管6,后部两边角连装有角铁支腿4。换热箱3上端面封闭,连通装设有二出水管1。
一出水管1与暖气片的进水口连通,回水管6与暖气片的出水口连通。自另一出水管1向炉壳5内的夹层加水后关断该出水管1。热水管2一端口与自来水管连通,另一端口与淋浴喷头连通,连通管路上装设有阀门。
当炉膛内的煤块燃烧时,各夹层内的水体随之被加热,夹层上部的水体温度较高,自出水管1流入暖气片,暖气片出水管流出的温度较低的水自回水管6进入夹层,再次被加热,依次循环往复,使得暖气片升温。热烟气自烟气箱15内上升时,使得加热管14内及烟气箱15外的水体升温,铜热水管2由于浸在该水体中,管内水体亦被加热,其可作为洗浴用水。炉壳5上的大孔10用于架锅烹制饭菜,其后的小孔12用于热茶、保温饭菜等。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学强,未经韩学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矩形线圈万能绕线模具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液压系统及其液压平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