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的供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2222.4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观德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K5/00;C10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7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的供热装置,属于对锅炉的供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炉一般是烧煤的,也有烧燃油或燃气的。但所用的燃气都是通过燃气管道直接为锅炉供气的。所用的燃气包括天然气、煤气或石油气等,燃料的成本较高。且只能在有燃气管道的场合使用,不适合在广大的农村等没有燃气管道的地方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的供热装置。充分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的生物植物原料(如锯沫屑、植物秸秆屑等)生成可燃气体,为锅炉提供低成本燃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的供热装置,包括设有锅炉内的燃烧喷嘴,燃烧喷嘴与可燃气体生成装置上的燃气出口连接。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燃烧喷嘴外设有燃烧室。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燃烧室为筒状,末端筒口设有可调喷口。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可燃气体生成装置包括炉座,炉座上部设有炉体,炉体上部设有炉盖;炉体上设有装料口和燃气出口,装料口上设有装料门;炉体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的夹层内设有冷却水。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炉座底部设有支座,支座坐落在基础上水池内的密封水中。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炉座上设有炉排和进风管,炉排下方设有清灰装置;炉排包括焊接在两根支撑条之间的一组炉条;清灰装置包括一组转杆,转杆两端经转杆座与炉座连接,每个转杆一端经连杆与拉杆连接;转杆上设有一组拨轮,拨轮位于每根炉条之间。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夹层经管道与水箱连接,水箱顶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经三通管与炉座上的进风管和风机连接。
前述锅炉的供热装置中,所述炉盖内设有隔热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先将生物植燃料在可燃气体生成装置初步燃烧,变成水煤气,再将水煤气通过高压风机和输送管道送进锅炉内的燃烧器。为锅炉提供低成本可燃气体,作为锅炉的燃料。替代现有的燃煤和燃油,以及管道燃气。本实用新型生成的燃气可在锅炉中彻底高温燃烧。可燃气体生成装置在将生物植燃料(如锯沫屑、植物秸秆屑等)转化成可燃气体,并采用反火气化技术,使SO2、NOX、焦油、苯、酚、萘等有害物质几乎达到零排放,无需再进行尾气处理,出口处透明清洁。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为双层结构,夹层中有冷却水,燃料燃烧时的热量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冷却水产生的蒸汽又通过风机送入炉体,使炉体内形成高湿度的燃烧环境,使生物质燃料在湿度很大的空间不完全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热能利用充分,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卧式锅炉);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立式锅炉);
图3是可燃气体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2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5是炉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础,2-水池,3-支座,4-可燃气体生成装置,5-燃气出口,6-锅炉,7-燃烧喷嘴,8-密封水,9-炉座,10-炉体,11-炉盖,12-装料口,13-装料门,14-支撑条,15-炉条,16-转杆,17-转杆座,18-连杆,19-拉杆,20-拨轮,21-冷却水,22-进风管,23-水箱,24-风机,25-蒸汽出口,26-管道,27-三通管,28-燃烧室,29-可调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锅炉的供热装置,包括设有锅炉6内的燃烧喷嘴7,燃烧喷嘴7与可燃气体生成装置4上的燃气出口5连接。所述燃烧喷嘴7外设有燃烧室28。燃烧室28为筒状,末端筒口设有可调喷口29。所述可燃气体生成装置4包括炉座9,炉座9上部设有炉体10,炉体10上部设有炉盖11;炉体10上设有装料口12和燃气出口5,装料口12上设有装料门13;炉体10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的夹层内设有冷却水21。所述炉座9底部设有支座3,支座3坐落在基础1上水池2内的密封水8中。所述炉座9上设有炉排和进风管22,炉排下方设有清灰装置;炉排包括焊接在两根支撑条14之间的一组炉条15;清灰装置包括一组转杆16,转杆16两端经转杆座17与炉座9连接,每个转杆16一端经连杆18与拉杆19连接;转杆16上设有一组拨轮20,拨轮20位于每根炉条15之间。所述夹层经管道26与水箱23连接,水箱23顶部设有蒸汽出口25,蒸汽出口25经三通管27与炉座9上的进风管22和风机24连接。所述炉盖11内设有隔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观德,未经李观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型母线的连接器
- 下一篇:可扩充型拼组式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