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3321.4 | 申请日: | 201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强;陈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3631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全自动 客车 风道 发泡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风道成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风道主要采用聚氨酯发泡成型。现有的风道发泡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工艺是采用人工浇注发泡料发泡成型。即风道成型模具固定不动,用人工拿着浇注枪头来回移动来实现产品的浇注。这种工艺成型方法的缺点有以下三点:1、因发料浇注枪头的移动半径有限,所以没有办法浇注产品长度尺寸较长的风道产品。2、人工来回移动浇注发泡料时,没有办法保证每一段产品的浇注量一样,造成产品厚薄不均,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3、人工浇注产品时,速度慢效率低。
第二种成型工艺是浇注发泡了得枪头固定不动,通过移动成型模具来实现整条风道产品的浇注成型的。这种成型工艺有以下缺点:1、发泡料的浇注和成型模具的移动么有办法完全同步,质量无法保证。2、在发泡料浇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造成很大的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两台行走成型装置及一台发泡机构成,发泡机通过通信电缆分别与两台行走成型装置连接,行走成型装置及发泡机设在行走轨道上。
所述的发泡机设在两台行走成型装置的中部。
所述的发泡机上设置浇注头。
所述的行走成型装置为长条形结构,该行走成型装置上设有放置待浇注的客车风道的腔体。
所述的行走成型装置的外侧设置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生产工艺,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去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2)应用范围广:本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生产工艺,可以在客车风道、行李架等大型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
(3)生产效率高:本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生产工艺,采用共轨道双工位行走成型装置,没有工位等待时间,生产效率高;
(4)安全可靠,质量高:本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生产工艺,在整个风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是自动化控制完成,工作安全可靠,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泡工艺采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发泡机、2为第一台行走成型装置、3为第二台行走成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采用的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该方法通过两台行走成型装置及发泡机完成。该系统由两台行走成型装置及一台发泡机1构成,发泡机1通过通信电缆分别与两台行走成型装置连接,行走成型装置及发泡机1设在行走轨道上。发泡机1设在两台行走成型装置的中部,在发泡机1上设置浇注头。行走成型装置为长条形结构,该行走成型装置上设有放置待浇注的客车风道的腔体,行走成型装置的外侧设置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泡机1分别对两台行走成型装置发送电信号指令完成对两台行走成型装置上的风道产品浇注发泡材料,各个系统之间通过相互间的电气的自动交换,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通过这个完整的客车风道发泡成型系统来自动完成客车风道在两个生产工位上的成型生产。该成型系统的各分系统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电缆实时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指令。以发泡机1为主机,两个行走成型装置为辅机,相互间发送接收指令,控制对方的工作开始和结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台行走成型装置2及第二台行走成型装置3在工作原点通过通信电缆发出原位信号给发泡机1;
(2)发泡机1接收到原位信号后,会先发送一个指令给第二台行走成型装置3,指挥其在原位待命,然后向第一台行走成型装置2发出行走信号控制其开始行走,此时发泡机1浇注枪头会自动从原位移动到浇注位,当第一台行走成型装置2行走指需要浇注发泡材料的位置时,通过通信电缆向发泡机1发送浇注信号,发泡机对该系统上放置的风道产品浇注发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