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立体花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3784.0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可;王金子;臧森;沈竑宇;吴斌;张宇清;沈应柏;张雪;姚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7/00 | 分类号: | A47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立体 花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立体花架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栽培技术以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美观时尚成为近来农业和观赏种植业的研究热点。但是当前立体栽培没有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尤其是相关装置结构的单一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大规模应用。现有的绿化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空间利用效率有限,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空间;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十分有限,一般仅限于藤本植物;适应区域有限,通常难以在街道等地点推广;装置和管理成本高,一定规模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需要较大的投资,而且后期管理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适应性广泛、使用和管理成本低的绿化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立体花架装置,其包括主管道1,以及层叠套设在主管道1上的多个种植钵2;所述主管道1与所述种植钵2之间连通,以将所述主管道1内的液体导入所述种植钵2。
其中,所述种植钵2卡套在套环3上,所述套环3套设在所述主管道1上。
其中,所述套环3设置为中空柱状,其空腔形状与所述主管道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套环3中部开设有环形凹槽8,所述种植钵2卡套在所述环形凹槽8内。
其中,所述种植钵2包括卡环6和种植槽7,所述卡环6的形状与所述环形凹槽8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种植钵2通过卡环6卡套在所述环形凹槽8上;所述卡环6为半开放状,其开口端与所述种植槽7连通。
其中,所述环形凹槽8上开设有导水孔9,所述导水孔9与所述主管道1上开设的出口孔5相对应,所述主管道1内的水通过出口孔5和导水孔9流出。
其中,所述种植槽7内,靠近所述卡环6处设置有海绵10;所述海绵10与所述环形凹槽8的导水孔9相接触。
其中,所述卡环6和环形凹槽8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向下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主管道1为竖直管道或纵向倾斜管道。
其中,所述主管道1上任意相邻两层种植钵2所成夹角相等,所述夹角为30°~45°。
其中,所述主管道1顶部设置有封盖4,用以防止主管道1内液体挥发;所述封盖4上设置有凹槽,其内部种植浅根草本植物。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螺旋立体花架装置,可以同时栽植草本、宿根以及藤本植物,适用区域广泛,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绿化资源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立体花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钵与主管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钵与套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道;2:种植钵;3:套环;4:封盖;5:出水孔;6:卡环;7:种植槽;8:环形凹槽;9:导水孔;10: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立体花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管道1,以及层叠套设在主管道1上的多个种植钵2;主管道1与所述种植钵2之间连通,以将主管道1内的液体导入种植钵2。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种植钵2、套环3、主管道1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套环3的结构示意图。种植钵2卡套在套环3上,套环3套设在主管道1上。套环3设置为中空柱状,其空腔形状与主管道1的形状相适配;套环3中部开设有环形凹槽8,种植钵2卡套在环形凹槽8内。种植钵2包括卡环6和种植槽7,卡环6的形状与环形凹槽8的形状相适配,种植钵2通过卡环6卡套在环形凹槽8上;卡环6为半开放状,其开口端与种植槽7连通,卡环6与种植槽7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槽(图中未标示),连接槽向下倾斜设置,方便主管道1内的水流入种植钵2。
环形凹槽8上开设有导水孔9,导水孔9与主管道1上开设的出口孔5相对应,主管道1内的水通过出口孔5和导水孔9流出。种植槽7内,靠近卡环6处设置有海绵10;海绵10与环形凹槽8的导水孔9相接触,这样,由导水孔9流出的水被海绵10吸入,由海绵10将水供给种植钵2内的植物,海绵10的存在可以缓冲和平衡水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