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鲜污泥配煤燃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5301.0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进炉前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鲜污泥定量配制到燃煤中用于燃烧的鲜污泥配煤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产生的鲜污泥,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最佳的处理方式是燃烧,各地政府部门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鲜污泥鼓励一些用煤大户混在燃煤中燃烧,并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一般用煤大户将鲜污泥混在燃煤中燃烧时,利用抓斗车将燃煤和鲜污泥混合在一起,由于鲜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人工利用抓斗车将鲜污泥和燃煤混在一起时,其配比没有量化,混合也不够均匀,混合鲜污泥后的燃煤进炉燃烧时,易使炉膛熄火,影响锅炉的燃烧效果和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人工配比的鲜污泥和燃煤存在混合不够均匀、易使炉膛熄火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混合鲜污泥和燃煤并不会引发炉膛熄火的鲜污泥配煤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鲜污泥配煤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鲜污泥输送装置、燃煤输送装置、搅拌机、主机,
所述鲜污泥输送装置包括鲜污泥池、料斗输送带、打匀机,所述打匀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是进料口,其下端是出料口,其内部安装有旋转刀片;所述料斗输送带呈倾斜状设置,其一端伸入所述鲜污泥池中,其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的上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鲜污泥输送带的上方,所述鲜污泥输送带上安装有鲜污泥电子皮带秤,所述鲜污泥输送带的驱动电机与主机连接,所述鲜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在搅拌机的入料口上;
所述燃煤输送装置包括数个储煤罐,所述储煤罐的下部设置有燃煤输送带,所述燃煤输送带上安装有燃煤电子皮带秤,所述燃煤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在搅拌机的入料口上;
所述鲜污泥电子皮带秤和燃煤电子皮带秤上均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主机相连,所述传感器发送鲜污泥电子皮带秤和燃煤电子皮带秤的称重信号给主机,所述主机根据称重信号发送控制驱动电机转速快慢指令信号给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通过主机来定量配比鲜污泥和燃煤,主机通过燃煤的量来定配鲜污泥的量,保证混和鲜污泥后的燃煤在燃烧时不会因水分过多而影响锅炉燃烧效果甚至熄火;鲜污泥先通过打匀机充分打匀,再与燃煤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混合鲜污泥后的燃煤的燃烧值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范围内,这样在炉体内燃烧时,不会使炉体中瞬间温度时大时小,影响锅炉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鲜污泥和燃煤配比定量化使得混合更均匀、燃烧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鲜污泥配煤燃烧系统,包括鲜污泥输送装置、燃煤输送装置、搅拌机5、主机8,
所述鲜污泥输送装置包括鲜污泥池1、料斗输送带2、打匀机3,所述打匀机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1的上端是进料口311,其下端是出料口312,其内部安装有旋转刀片32;所述料斗输送带2呈倾斜状设置,其一端伸入所述鲜污泥池1中,其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311的上部;所述出料口312设置在鲜污泥输送带4的上方,所述鲜污泥输送带4上安装有鲜污泥电子皮带秤41,所述鲜污泥输送带4的驱动电机与主机8连接,所述鲜污泥输送带4的出料端设置在搅拌机5的入料口上;
所述燃煤输送装置包括数个储煤罐6,所述储煤罐6的下部设置有燃煤输送带7,所述燃煤输送带7上安装有燃煤电子皮带秤71,所述燃煤输送带7的出料端设置在搅拌机5的入料口上;
所述鲜污泥电子皮带秤41和燃煤电子皮带秤71上均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主机8相连,所述传感器发送鲜污泥电子皮带秤41和燃煤电子皮带秤71的称重信号给主机8,所述主机8根据称重信号发送控制驱动电机转速快慢指令信号给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通过主机8来定量配比鲜污泥和燃煤,主机8通过燃煤的量来定配鲜污泥的量,保证混和鲜污泥后的燃煤在燃烧时不会因水分过多而影响锅炉燃烧效果甚至熄火;鲜污泥先通过打匀机3充分打匀,再与燃煤在搅拌机5中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混合鲜污泥后的燃煤的燃烧值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范围内,这样在炉体内燃烧时,不会使炉体中瞬间温度时大时小,影响锅炉加热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5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